記者張苑、 徐美琴攝
金秋十月,風干物燥,秋咳高熱仿佛走親戚一般如約找上門。放眼明媚的陽光下,橙紅橘綠,婺鄉人家門前的“代代”相傳樹上已然掛了黃果,北山清泉澆灌的佛手也已飄香。佛手、代代配上冰糖一起煎煮,是婺鄉人家門口最便利的治咳良方。這份天然的相生相克伴隨了婺鄉人代代繁衍,亦如門前的“代代”樹,代代相傳。而今,這棵代代相傳的“代代”樹在大健康導向的市場背景下催生了“代代”產業。
婺鄉門前一縷香
每逢暮春初夏,在婺城區羅店、蔣堂等地,或三五棵一排,或十余棵一片,一株株酸橙樹吐出朵朵雪白的花苞,沁得滿園馥郁花香。花農們管它叫“代代”花,三五成群,踏著春色采擷鮮花,四五元一斤賣去集中收購點,幾經煉化,花香散播全國各地。
吳根升是羅店鎮西吳聯村的村支書,他在腳下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說起“代代”,老吳也說不清它何時來此落地生根,只知自祖祖輩輩起,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必有“代代”,少則一兩株,多則三五株。
每年春末,“代代”開出白色的花,花香襲人;入夏,花落掛青果;入秋,青果轉黃。令人稱奇的是,哪怕入了冬,進入下一個四季輪回,頭一年的“代代”果依然掛在枝頭,到了第二年盛夏又轉作青果,入秋又轉深黃……如此輾轉幾載,“代代”樹上便花果同期,青黃并存,好一個“四世同堂”。且“代代”只要折一根枝,扦插入土,只管勤快澆水,極好養活!按奔脑⒘随泥l人家子孫綿延代代長的美好祈愿,這也便是當地“代代”之名的由來。
自打年輕時起,吳根升便在每年的“代代”花季采了花曬干,裝好了送去給嬸嬸,每日清晨起來作茶飲,寬中理氣,如今霜染白發,嬸嬸也已91歲高齡,身體健朗。以“代代”作養生茶飲是羅店及周邊的人們世代相傳的習俗。待仲夏時節,“代代”落花結果,頑皮的孩童摘果品嘗,酸澀難以入口,到了咳嗽發熱時大人拿它燉冰糖,一勺一勺喂給小兒,卻是澀口良藥。春來聞香,花干作茶,果熟入藥,婺鄉人世世代代與這門前“代代”相依而生。
輾轉卅載定風波
婺城區羅店鎮羅店村童擁政從事“代代”花加工30年,經歷了市場的風云變幻。
早年,“代代”干花作為中藥組方入藥。羅店人只將房前屋后的“代代”花采摘了賣給藥店,補貼零花,并不成規模。“代代”雖為柑橘類尋常樹種,在淮南極好養活,但市場上鮮有規;⿷。由此,祖祖輩輩從“花經濟”中嘗到甜頭的羅店人看見了這片“藍海”,每家每戶開始在北山腳下丘陵土坡上多栽種一些,多數人種花采花,有人在羅店集市上收購鮮花,童擁政則引進烘干設備,做起了“代代”傳統干花生產,當年產當年銷,直接供貨藥廠!按被▊鹘y產業雛形在羅店形成。
那些年,由于供求高度吻合,“代代”干花總能賣個好價錢,鮮花收購價也一度走高。人們都說,羅店人家門前開的都是“金花”。緊跟著,羅店周遭竹馬等十里八鄉的農民都紛紛引種“代代”,甚至有人種了樹,到了時節付費請人摘花的!按滨r花收購點也從原來的幾個增加到幾十個,干花加工點則從原來的一兩家增加到了近十家。于是,“代代”花傳統產業一年比一年龐大,童擁政的年供應量從原來的幾噸增加到十幾噸,甚至接近20噸。
“但也就是這20噸,就是市場需求的飽和量!蓖瘬碚f。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在羅店的“茉莉花弧線”再次出現,市場經濟驅動的滯后性弱點又一次顯現。羅店及周邊“代代”一年多過一年,甚至輻射婺城蔣堂鎮、附近義烏市乃至江西、安徽等鄰省,出現大片規模種植。全國“代代”干花終端收購大市場出現了大幅降價甚至貨源滯銷。羅店“代代”鮮花小市場隨之出現價格回落。
就在供求關系反轉的一年間,一頭是競價收購,另一頭是供應過剩,讓中間環節的“代代”干花收購加工商一家接著一家退出市場。目前,羅店鎮僅留兩家較大規模干花加工商。
產業創新深加工
在距離童擁政加工廠不遠處,一項對“代代”產業另辟蹊徑的嘗試正在循序進行。80后的“香二代”方健玩起了“代代”深加工。
早年,方健的父親在原金華香精廠工作。方健自幼便對“香”情有獨鐘。后來,金華香精廠改制,“香”便成了他心頭的一份牽掛。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原本從事外貿生意的他毅然回到自小成長的村鎮,盤下了老香精廠的生產設備,開始琢磨“代代”香的提取工藝。近10年間,他嘗試過熱提取、冷萃等多種提香工藝,采購過各色上線新設備。逐漸摸索出了提香的門道,他著手對原金華香精廠的老設備進行改裝,“現在市面上‘代代’花精油的提取率大概在千分之二,我的可以達到2.3,這就是最顯著的利潤空間!狈浇∫贿叡葎,一邊瞅著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機械組,臉上是掩不住的驕傲。
去年,依托原有外貿渠道,方健的“代代”花精油以8000到10000元人民幣每千克的價格作為基礎油銷往法國、意大利等產香大國。受疫情影響,今年“代代”花精油出口受挫。“只要趕在花期把精油提取出來,銷售時間可以拉得很長!狈浇M心從容,他將目光轉向了國內。近年來,“芳療”逐步由歐美傳入國內,與中國古代宋人焚香之嗜好交相輝映,在國內掀起了一波玩香小高潮。
早早關注到這一點,方健一邊報名上調香課,一邊積累自己的芳療師資源,逐步搭建起了國內精油去化渠道,雖不比外貿的大批量銷售,但小眾少量有其可觀的利潤率,發展空間較大。
在精油提取的同時,會產生“代代”花純露和花渣。同樣,“代代”花烘干過程中,會產生“代代”花細胞液。方健也為這些副產品設計了發展方向。作為原料供應,每噸“代代”花純露市場價約在2至3萬元人民幣;ㄔ彩瞧磁浔P香極好的原料。細胞液更是近兩年日化行業的“熱詞”。眼下,國貨日化品擁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占有率,而平民價的日化系列也成為線上營銷尤其是“網紅帶貨”的焦點品類。方健開始琢磨起“代代”花系列日化研發,計劃以自主品牌、終端產品形式問世。另外,婺鄉人代代相傳的“代代”膏也已出品上線。
行業聚焦展規模
“代代”經濟循序走向全產業鏈開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
在位于婺城區蔣堂鎮清水塘村的300多畝“代代”林,沉甸甸的黃果掛滿枝頭。自5年前開始大面積種植“代代”,陳建華帶動蔣堂鎮直里村散戶種植“代代”300多畝。由他統一收購鮮花、鮮果,進行粗加工后,流向飲片加工市場,部分出口流向日本等國外市場。
伴隨金華“代代”漸漸為人所知,不少藥廠商戶到金華采購代代花、代代青果及代代黃果,近年來甚至有人采購代代樹用作景觀綠化。瞧準了這個市場,陳建華承包了大片土地,到各家各戶采買“代代”新枝,又找來大量木樁,很快通過嫁接技術繁殖了數百畝“代代”林!坝眉藿蛹夹g,既保證了當年掛果提產能,又利用嫁接木樁的防蟲害能力保護了花果。遇到行情不好時,還能轉而嫁接水果,提高了運營的靈活性!标惤ㄈA說。目前,“代代”林畝產青果20到30噸,干花外銷價在140元每千克。
在婺城區瑯琊鎮,農業大戶滕光榮種過大片稻田,栽種過大面積無花果,瞧準了“代代”的渾身是寶,也開始了“代代”景觀樹的培育計劃。他期待著來年,300畝“代代”林能給“代代”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方向。
在2020年婺城區“兩會”上,人大代表俞軍提出了“加快婺城區代代產業培育扶持”的建議。他建議,成立行業產業協會,申請地理標志,出臺鼓勵扶持政策。
同時,婺城區特產站負責人張志軍回應,“代代”在日本、韓國十分重視中醫藥的發展運用,并將之規范,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近年來,中國國內傳統文化的復興同樣拉動了中醫藥產業的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在最近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中藥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然,中國將迎來中醫藥蓬勃發展的新一輪波峰。婺城區多山,非常適合中藥的種植,亦將收獲這份利好!按弊鳛橹兴幉牡囊环N,在婺城區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尤其在羅店一帶多有種植。目前,全區共有“代代”花種植面積2000余畝。
關于俞軍提出的這些建議,婺城區農業農村局回復,為了迎接可能到來的中醫藥發展高潮,婺城區計劃配備1名專業技術員;而目前“代代”花種植大戶還比較少,尚不具備成立協會的條件。另外,地理標志是商標的一種,主要用于保護原產地特定產品的知識產權,“地標”的申請十分重視人文歷史的挖掘,需要該產品三十年以上的歷史,婺城區的“代代”種植的歷史缺乏文獻依據。婺城區將積極著手歷史資料的收集,待條件成熟即組織申請。
多年來,婺城區將“代代”作為藥材的一種進行扶持。接下來,婺城區將繼續在路、渠、分級整理加工場地、冷鏈系統、大棚等基礎設施;園區標志牌、指示牌設置,園區綠化美化,觀光長廊等農業休閑觀光基礎設施,產地初(精)加工、種苗生產設備、防蟲網、遮陽網、新型大棚膜、殺蟲燈、昆蟲誘捕器、誘蟲色板、植保器械、農業環境監測等儀器、外包裝物購置等設備購置,技術創新及推廣所涉及到的設施、設備、物資等各方面給予項目補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