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麗莎
9月28日,中央文明辦發(fā)布2020年1月“中國好人榜”榜單,經(jīng)地方推薦、集中展示、網(wǎng)友點贊評議等,金華市電視臺老娘舅、和姐工作室調(diào)解員、婺城區(qū)民情民訪代辦員宋園春當選為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這一好消息迅速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大家紛紛為這位熱心人點贊,評論道“這份榮譽實至名歸”。在婺城,很多人對“和姐”宋園春并不陌生,她既是婺城調(diào)解圈的“名人”,又是基層一線民情民訪代辦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根植于心她從小立志幫助他人
中等個兒,一臉富有親和力的笑容,說話干脆利落,走路雷厲風行,透露出一股子精神勁……這是宋園春給人的第一印象。在宋園春工作的婺城區(qū)城西街道民情民訪代辦站里,一疊疊整齊的臺賬,一幅幅鮮紅的錦旗,一本本記滿故事的日記本,觸目皆是的榮譽證書,無時無刻不閃耀著“熱心”這兩個字。這份熱心,自打宋園春幼時便根植于心。
宋園春出生于1959年,從小就在濃濃的愛中成長。“我從小就受到雷鋒精神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做好人、做好事的這顆善良的種子在那時就已經(jīng)種下了。”宋園春說,十歲時,母親因身體不好住院,父親在鐵路工作抽不開身,她就獨自在醫(yī)院照顧母親,白天要去上學,同病房的阿姨都會幫她照顧母親。宋園春很感動,從那時起,宋園春就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要報答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她的人。
1979年,宋園春來到了金華火車站工作。在鐵路這個連接五湖四海的世界里,宋園春一干就是三十五載。從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干到金華火車站勞動服務公司辦公室主任,她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工作之余,她心甘情愿地把時間獻給了社會,無論是家庭婦女、大齡青年,還是下崗工人或外來民工,以至勞教人員等都是她熱心幫扶的對象,不管誰有困難,她都有求必應。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宋園春在火車站上班時見到個小偷。她看見以后,不僅馬上去制止,還跟人家講道理。經(jīng)過宋園春的耐心勸導,最后小伙子意識到自己錯。令人想不到的是,宋園春還自己出錢給人家買衣服、買火車票。
她多了一份責任和使命
雙重身份
2014年4月,宋園春從金華火車站退休后,她被金華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金華老娘舅》欄目特聘為調(diào)解員,金華人稱為“老娘舅”,同年成立“和姐”工作室。至此,她全身心投入調(diào)解事業(yè),完全停不下來地溫暖照亮他人。六年來,宋園春每天忙碌著,她最擅長調(diào)解情感糾紛和鄰里矛盾,調(diào)解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情感糾結(jié)、鄰里糾紛、勞資糾紛、醫(yī)患糾紛等。
去年3月,婺城區(qū)推出民情民訪代辦服務,在學習汲取“楓橋經(jīng)驗”的基礎上,城西街道聯(lián)合金華廣播電視總臺《金華老娘舅》欄目,創(chuàng)新性地打造出金華首家“老娘舅”民情民訪代辦點。自此,宋園春從一名“調(diào)解員”轉(zhuǎn)變?yōu)椤按k員”,雙重身份也使她多了一份責任和動力。
近日,宋園春收到了來自河南人王先生的訴求。2013年,王先生從村民賈先生手上轉(zhuǎn)包了一塊林地,約定租賃期15年合同,合同期至2028年。但在2019年,賈先生未與王先生商議的情況下,擅自解除了承包協(xié)議,并將林地轉(zhuǎn)租給了其他人。王先生認為其應獲得相應補償,并尋求宋園春等人的幫助。
經(jīng)代辦團隊四個多小時的分析勸解后,賈先生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并承諾給與王先生一定的賠償。最后,王先生和賈先生握手言和,賈先生的一樁心事總算放下了。
類似這樣的糾紛化解,在代辦站、街道、村莊等四面八方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據(jù)悉,僅僅2019年,城西街道民情民訪代辦站共計代辦1226件,其中矛盾糾紛化解360件,便民服務210件,消費者維權(quán)180件,老訪戶接待150人次,法律咨詢120件,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70件,老人贍養(yǎng)50件,其他86件。
每天,宋園春都會收到訴求人的電話、短信,她用心、用情地耐心傾聽每個人的訴求,有時還會拿出自己的金錢為訴求者們解決難題。她秉承著“微笑辦、暖心辦、我來辦、馬上辦”的原則,不停地奔波著。宋園春說:“調(diào)解員和代辦員的雙重身份,讓我倍感幸福。我是有35年黨齡的共產(chǎn)黨員,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書寫大愛,爭做婺城圖強的實踐者。”
她將一直做下去
堅守初心
不論是1995年金華市十佳巾幗英雄,2005年感動金華候選人,浙江省巾幗英雄,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先進個人,還是2019年最美金華人,2019年浙江好人,到現(xiàn)在的中國好人。從挽回經(jīng)濟損失400多萬元,到記錄1000多篇美篇,600多篇日記,收獲100多篇新聞報道,36面錦旗,28名團隊成員,18本臺賬等一系列數(shù)字和榮譽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腳踏實地、甘于奉獻、積極向上的宋園春!
對于這些數(shù)字和榮譽,宋園春卻顯得很謙虛:“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這一方水土,養(yǎng)育并引領著我們不斷地積極向上,永不言敗的金華精神。這份成績的取得不是我個人的,而應該歸功于團隊,歸功于家人,歸功于組織。”
今后,在婺城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支持下,她表示將繼續(xù)深化開展“三服務”活動,發(fā)揮余熱,退而不休,真誠相待,不厭其煩地做好代辦員工作,為更多的求助者排憂解愁、排憂解難、排憂解惑。以實際行動去書寫大愛,以榜樣的力量去感染身邊的人。真正做到“解一方矛盾,還一方和諧,爭做文明城市的和諧音符”。
古語有云:“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宋園春所在的金華電視臺老娘舅團隊、城西街道民情民訪代辦站、“宋大姐”陽光愛心工作室等十余個愛心點分布在婺城各個單位,覆蓋各個職業(yè)人群,為更多的群眾提供幫助,也影響帶動更多的熱心人。
“社會需要正能量,我們應該做好榜樣。”宋園春說,她一定要把這份事業(yè)做大做強,打造成婺城一張亮閃閃的金名片。同時,把婺城的正能量傳遞至每個需要溫暖的角落,真正成為走進群眾心坎的“和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