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六月,記者走進婺城各個河湖生態景觀,從碧波蕩漾到鳥雀齊飛,從水清河暢到岸綠景美,所見處處都是自然與人文融合的美好景象,一個個山水之境成為了市民休閑娛樂的“詩和遠方”。
周末,走進白龍橋鎮新昌橋村,微風輕拂,白沙溪水面蕩起層層漣漪,八方游客走進村落欣賞好山好水,體驗近期村中新搭建的水上樂園。近年來,新昌橋村充分利用生態文化優勢,依托熊貓豬豬共創共富黨建聯盟以及濱水景觀、美食廣場等,引進多種藝術業態,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產業,留住客源拉動消費,實現了從一個落寞古村“蝶變”為網紅打卡地。而在不遠處的瑯琊鎮山后金村,得益于金蘭水庫的優良水質,當地種植出來的冷水茭白品相俱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因為一泓好水,冷水茭白產業鼓起了村民們的腰包,成為人們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產業”。
千里奔騰的白沙溪是婺城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而綿延不絕的梅溪也成了周邊居民心中深沉的眷戀。南山下的詩畫巖頭是婺城名副其實的“網紅村”,平日里打卡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人們走過生態廊橋,聆聽潺潺溪流,或體驗古琴、扎染等非遺項目,或在岸邊的農家樂嘗一嘗美味的當地菜,品一品香甜的桂花糕,沉浸式感受山水田園中的詩意棲居。據了解,婺城區梅溪流域通過綜合整治,建成景觀堰壩9處,貫通綠道28.6公里,帶動沿線24個村莊創成A級以上景區村。2024年,該流域接待游客139.8萬人次,創收1.64億元,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沿線村莊發展注入新活力。
婺城河網密布、水利資源豐富,建設幸福河湖,關乎千家萬戶。過去一年,婺城加快建設城鄉居民15分鐘親水圈,新增城鄉親水節點4個,濱水綠道7公里,高品質水美鄉村1個,在高德地圖上上線15分鐘親水圈地圖,不斷豐富水上運動賽事,實施3個濱水體育運動項目,七奪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并首獲金鼎,白沙溪成功獲批全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成為全市唯一。
“一直以來,我們在全力治水護水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元業態融合發展路徑,不斷豐富‘一汪清水’顏值變價值的‘綠色賬本’,讓河湖生態優勢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新動能!眳^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的婺城水流活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一幅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鋪展。依托優質水資源,婺城也將繼續做好水經濟產業文章,進一步實現一灣清流碧水到一池經濟活水的轉變,走出一條以水興產、以水惠民的河湖生態價值轉化發展新路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