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比拼勇爭先,擔當作為創一流。7月31日上午,婺城區舉行2023年第二次實干爭先晾曬比拼活動。各鄉鎮(街道)和部門單位圍繞三個“一號工程”、招大引強、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同臺競技,曬出了進度表、亮出了成績單、拼出了精氣神,吹響了高質量打造“一帶七心”,爭當高水平建設內陸開放樞紐中心城市中堅力量的角逐號角。
穩增長的關鍵在投資,投資的關鍵在項目。“舉行首批百億項目集中開工儀式,20個項目總投資209.35億元,為歷史之最;6個千項萬億項目、5個實施類省重點項目、3個省集中開工項目均已百分百開工……”現場,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戴忠余率先拿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項目推進中的熾熱激情、產業落地日益濃厚的發展氛圍、規劃設計中的雄姿和愿景。
“科技進步獲省考‘三連優’;科技特派員工作被推薦為省級先進;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黨建聯建科創平臺……”科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樣,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英不甘示弱,分享特色亮點成果。她表示,下一步將“干”字當頭,“實”字為要,拼實效、推項目、破難題,為未來科創中心落地賦能添勢。
職能部門亮點工作頻出,鄉鎮(街道)也不甘落后。緊接著,18個鄉鎮(街道)依次登臺匯報,你追我趕、奮楫爭先的干事創業熱情感染著現場的每個人。
白龍橋鎮是婺城的工業重鎮,涉及重點項目多、企業多。“建武高速(白龍橋段)、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白龍橋段)等六大重點交通項目快速推進;馬海地單元、洞溪單元企業簽約工作有序推進;新建、續建工業項目45個,我們以實干模式、最快速度推進各項工作。”白龍橋鎮黨委書記包純正介紹,面對安全隱患、黨員整治立規等工作不足的實際,將繼續發力、向優而行,奮力沖刺三季度。
蔣堂鎮作為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如何探索走出高質量的農業之路依然是重中之重。今年以來,該鎮1.25萬畝土地被認定為全國天然富硒土地,被授予富硒土地研發推廣示范基地,成立了省內首個天然富硒產業研究站;積極推廣運用“好樂耕”數字化平臺,助力實現種糧養殖“雙數字化”的目標等。蔣堂鎮黨委書記楊穎慧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探索“富硒”產業發展新路徑,做大做強“一粒米”文章,并推動經濟發展、基層治理齊頭共進。
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莘畈鄉黨委書記楊素娟介紹,該鄉立足生態、體育、旅游三大資源優勢,將全域旅游與產業項目有機結合,依托百鎮共建強基、賽事活動等契機,把產業引進來,把特色農產品傳播出去,深化“山水莘畈,體旅之鄉”品牌,將共富共美“效果圖”轉化為“實景圖”。
一組組工作數據、一個個典型案例、一張張干事圖片在擂臺上精彩紛呈,展示出婺城各單位擔當作為、實干爭先的精神風貌。2023年已經過半,三季度是經濟發展的“黃金季”,也是全年承上啟下的關鍵期。下一步,婺城區將凝聚干事創業、敢打敢拼的精氣神,進一步掀起“大干項目年大抓落實年大轉作風年”熱潮,為實現“全年紅”目標夯實基礎。(記者 彭麗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