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艷霞 、攝影田雙雙
如果說月份也有顏色,那么七月就是紅色的。7月2日,婺城區舉行紀念建黨99周年大會暨“千名書記講黨課”啟動儀式,拉開了這個紅色七月的帷幕。隨之而來的文明創建、紅色旅游更是讓黨員力量在基層遍地“開花”。
亮出身份傳遞文明
就像陽光濃烈的七月,全市文明創建工作也正當“火熱”,街頭巷尾,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成為了這個夏季最獨特的風景。他們戰高溫、冒酷暑,在滾滾熱浪中細心勸導、廣泛宣傳。
“七棟樓頂堆放物未清理干凈”“八棟居民樓存在部分設備破損情況......”。在旌孝街社區的創建群里,黨員志愿者們將東市尚品小區排查的問題進行詳細登記并逐一匯報,大至樓棟的墻體破損,小至死角的“牛皮蘚”,都不能“逍遙法外”
東市尚品小區位于城東街道,是創建的重點小區之一。為積極宣傳創建,營造文明城市氛圍,7月份以來,婺城區組織一批黨員“常駐”小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挨家挨戶勸導居民有序、分類投放垃圾,清理樓道衛生等。
“作為一名黨員,理應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把黨員身份亮出來,以實際行動帶動周邊居民共同參與創建。”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黨員舒子劍這幾天都在一線耐心地向居民推廣“信義居”智慧物業系統,推進智慧基層管理,助推創建工作。同時,他還要管理社區非機動車規范停泊、文明養犬、垃圾分類,樓道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了亮身份、盡義務、有奉獻、樹形象,營造了“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濃厚創建氛圍。據悉,今年6月以來,婺城區共計4萬多名黨員干部深入一線參與創建工作,改善了城市環境衛生面貌,同時,帶動社區全體黨員、居民積極投身文明城市創建中。
網格雖小,但是網格員離群眾最近,網格里的黨員,也是黨組織與群眾的“連接點”。白龍橋玉龍社區有三個網格,共40多名黨員,在創建工作中,社區黨員們“召必回、回必戰”,積極投身到創建一線。
“有了他們的參與,我們又增添了一份打贏文明創建榮譽戰的信心。”白龍橋鎮玉龍社區黨委書記鄭珍珍告訴記者,社區網格是社會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為積極發揮黨員作用,社區對網格中的黨員采取積分制,也增加了黨員們投身創建的激情。有了這批黨員的參與,可以讓創建工作更加深入一線,更加浸透到市民的生活中。下一步,社區還將積極開展“微網格”建設,細化基層治理,讓黨員在基層工作中持續發光發熱。
高揚旗幟傳承意志
日前,在劉英烈士紀念館里,婺城區發改局、司法局機關黨支部的黨員們在這里重溫歷史、致敬先烈。幾十名黨員在活動中入腦入心地感受早期黨組織的卓越領導人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中的鋼鐵意志和忠貞信仰,從而獲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強化了自身使命擔當。
“只要活著一天,就要繼續斗爭一天。”劉英烈士是浙江黨史上最年輕的省委書記,在白色恐怖時期,他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參觀完紀念館后,黨員們被劉英烈士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表示他堅強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氣節,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黨員牢記和學習。黨員們還走過胡連橋和古月亭,來到烈士墓前肅穆默哀,表達對先烈的深深哀思和無限崇敬。在劉英烈士紀念館,一行人參觀了劉英烈士年少時生活、學習的地方。感受烈士從走向革命、回鄉斗爭、肩負重任再到視死如歸,24年短暫卻豐富的生命歷程。
在館內會議室,黨支部還將記載著黨員入黨日期、入黨誓詞及勉勵祝福語的“政治生日紀念卡”發到三名生日黨員的手中。“這一張小小的賀卡,既是對黨員的激勵,更是鞭策。”黨員們在收到“政治生日紀念卡”時說,卡片是在提醒他們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牢記黨的宗旨和使命,不斷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每年七月,莘畈鄉蘭源村都會迎來一批批紅色研學人員,今年也不例外。7月初,這個1988年被金華縣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根據地的鄉村,迎來了各單位部門黨支部的黨員們,他們走過粟裕將軍曾帶領紅軍戰斗的遺址,來到當年地下黨秘密革命活動場所,瞻仰革命時期的紅軍標語。
“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當紅軍最光榮,打土豪,分田地......這些標語,見證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黨員們在感受了蘭源村的紅色印記后,感慨黨的發展歷史,表達自己對黨的事業的堅持。
1935年,粟裕將軍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創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部隊轉戰于浙贛線中段以南地區。5月進入宣平、遂昌、湯溪,建立中共遂湯區委。部隊多次迂回戰斗在金華南山、湯溪地區和鐵路兩側的大小集鎮,打擊敵人,保存自己。江西省上饒縣清水鄉白毛村的宣湖鑫同志受地下黨指派,來到蘭源村的一個自然村,以辦紙廠名義為掩護,秘密擔任地下聯絡員,開展黨的事業。
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婺城區以及各縣市區的各級黨組織紛紛將蘭源村作為研學教育基地,實地增強廣大黨員的黨性。目前,蘭源村持續開發紅色體旅線——25里迷你長征路,與西部環湖25公里毅行線結合,形成莘畈特色旅游線路圈,讓黨旗飄揚在“故事”里。
“線上+線下”黨建促社建
7月8日上午,婺城區婦聯機關支部黨員到塔石鄉高塘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推進社會治理。
塔石鄉高塘村有71戶,173人,黨員15名,是畬族少數民族風情村。7月初,這個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區婦聯的黨員們。作為村黨支部的結對共建單位,區婦聯黨支部成員通過走訪農戶、參觀陣地、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該村集體經濟發展、全年辦實事計劃、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等情況,并對村莊如何完善陣地建設,如何根據在村閑散勞動力促進村戶增收等問題進行探討。
“我們計劃為他們更新黨建上墻內容、新增‘一格一姐’志愿者制度、整合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等陣地”。區婦聯黨支部工作人員表示,實行結對幫扶后,會定期在村里開展黨日活動和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并幫助他們引進來料加工業務,發揮黨建作用,以“手拉手”的方式推進社會基層治理。
“社區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和諧社區建設和管理、完善社區功能、提升社區服務的有效手段。”在近日中共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委員會與中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金華分公司委員會婺城黨支部簽訂“黨員i家”聯盟合作協議的活動中,白龍橋鎮黨委有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黨員i家”聯盟對社會治理的作用。
今年以來,白龍橋鎮黨委與婺城移動多次合作,以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為出發點,聚焦“家庭上網質量測試和故障排除、WIFI組網優化和性能升級、智慧家庭方案咨詢與建議”等舉措,通過現場駐點服務、微信在線服務、點對點上門服務,為社區村(居)民打造智慧家庭。
通過此次“黨員i家”聯盟的成立,白龍橋鎮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共同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使黨建工作真正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99年風雨砥礪,99年高歌猛進。為讓黨建在基層中“開花結果”,婺城區開展了一系列能夠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的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方寸之間,堅守初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