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啟動高鐵新城開發建設,是婺城區委區政府貫徹市委“九場硬戰”的大擔當、大氣魄和大手筆,也是“雙城”戰略走深走實的大舉措、大平臺和大考場。7月14日,婺城區舉行高鐵新城(一期)舊城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集中簽約儀式,標志著房屋征收工作從評估階段正式轉入簽約階段。
被征遷戶紛紛表示:“我們支持征遷工作,愿意為建設美麗婺城作出貢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到高鐵新城征遷現場感受一線故事。
網格簽約百分百
“第五組第3網格最后一戶已經簽約,簽約任務完成!”7月17日17時45分,高鐵新城區塊房屋征收第五組第3網格傳來了好消息,在征收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第五組第3網格負責的肉聯廠區塊36戶被征收戶,僅用4天時間完成100%簽約,率先完成高鐵新城區塊舊城改造(一期)房屋征收工作簽約任務,創造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簽約新速度。
近日,記者來到第五組第3網格探訪實現高效率簽約的“秘訣”。
第3網格組員方銳是城西街道的干部,駱旭萍是中山路社區的干部,上門走訪或是群眾前來指揮部詢問有關政策時,他們都會善用自己的“熟面孔”,化解陌生感,做好“牽線搭橋”。眼下正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關鍵期,方銳和駱旭萍除了要完成征收簽約任務,還要參與創建工作,他們每天加班加點,發揮只爭朝夕的精神搶時間,從沒有喊過一聲累。
同時,憑借著豐富的工作經驗,組員們總能提前想到群眾在征收過程中可能會遇上的問題。在簽約前,第3網格就專門邀請了專職調解員、銀行經理、政策組專家,幫助被征收戶解決征遷房屋遺產繼承、銀行抵押貸款歸還、未過戶土地證認定等問題。
此外,如果群眾在租房等生活方面遇到困難,干部們也是能幫就盡力幫,以“微笑辦、暖心辦、馬上辦、我來辦”的工作作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除了組員們的不懈努力與細心服務,曾參加過洪源、上浮橋等多個區塊征遷工作的網格長林晨宇和第五組組長高俊勇的工作經驗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平時如果有干部在工作上遇到問題,他們都能及時指導和解決。在他們的帶動下,第五組第3網格的征遷干部們集體比拼趕超、奮勇爭先,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林晨宇說,要把房屋征收簽約工作做得又好又細又快,必須要耐心細致把政策宣傳到位。“把政策講詳細、講透徹,能讓群眾放下心,就能為征收工作的后續步驟打好基礎。”林晨宇告訴記者,在房屋征收評估前,第3網格的征遷干部就頂著烈日,逐戶上門宣傳征收政策,了解被征收戶家庭情況,傾聽、記錄征遷群眾存在困難和訴求。
高俊勇表示,目前,第五組整組165戶被征收戶簽約率已超過90%,接下來,小組成員們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幫被征收戶解決實際問題,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讓征遷工作有溫度、有成效。
(記者王靜姝)
喜“提”安置新房
近日,在婺城區高鐵新城(一期)舊城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集中簽約儀式結束后,一位手捧鮮花的被征收戶代表紅了眼眶。“我真的是太激動了,我終于有新房子住了,感謝政府,我真的很開心!”她叫趙愛球,是肉聯廠宿舍二幢三單元的居民,她們現在住的6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是當時單位的房改房,基礎設施已日漸陳舊。
趙阿姨告訴記者,因為房子樓層低,光線很不好,一到下雨天,家里又陰暗又潮濕。一直以來都很想改善住房條件,但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只能將就住著,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小小的房子,要住一家四口,顯得擁擠不堪。記者留意到,趙阿姨家客廳四周都堆滿了柜子、架子。趙阿姨說:“這些都是我女兒的,不怕你笑話,因為房子太小了,我平日里都不好意思招待親朋好友,來了都沒地方坐。”
“這兩天親戚朋友們都打電話向我道喜,終于有了夢寐以求的房子。”趙阿姨開心地說道。據征收工作人員介紹,趙阿姨從意愿征詢到入戶評估再到最后的簽約一直都積極主動配合。趙阿姨說:“政策這么好,我打心眼里支持,要不是這次高鐵新城征遷,我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新房子。”
趙阿姨選到的是婺畔雅居一套六樓的房子,她說,“6”是她的幸運數字,她的挑房序號也是“6”,她很滿意這次的挑房結果。
像趙阿姨這樣的被征收戶還有很多,肉聯廠宿舍的劉大爺選擇的是貨幣安置。他告訴記者,他就一個人住,準備用補償款買套二手房。“換個環境好一點的小區,住著也舒心,真感謝政府的好政策。”他坦言,以前的房子面積小,地理位置也不太好,周邊的基礎配套設施較落后,年紀大了,出入很不方便。
“在高鐵新城區塊,像我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一輩子沒到外面住過,借這次高鐵新城開發建設的東風,我們的生活品質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劉大爺動情地說道。(記者徐美琴)
“我們支持征遷工作!”
“我們支持征遷工作!”“簽約掉要馬上把房子騰空嗎?”“可以慢慢搬,只要在規定時間內騰空都可以。”這兩天,這樣的對話在高鐵新城區塊舊城改造國有土地征收的簽約現場頻頻傳來。
據了解,婺城區高鐵新城(一期)舊城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于7月14日正式進入簽約程序。被征遷戶在7月14日到8月12日期間內完成簽約的,還能獲得相應的獎勵補償。這些天,得知消息的被征遷戶們便早早地來到指揮部,咨詢簽約相關事宜。
“我們組一上午就有5戶完成了簽約。另外還有一些被征遷戶也已經跟我們約好了簽約時間。”食品廠區塊第三小組第2網格網格長項亮向記者介紹,該網格主要負責飲服公司宿舍共30戶征遷戶。
“我這套老房子平時都是父母住,基礎設施比較落后。”余女士是該網格第一批完成簽約的戶主。她說,父母都上了年紀,在老房子里爬上爬下很吃力,這次征遷后,準備換一個帶電梯的小區,方便老人出行。
對于這次征遷,余女士一家一直十分配合。其實早在去年對該區塊進行摸底調查時,得知要被征遷的余女士一家就開始物色租房地點了。如今正式完成簽約的余女士一家已經找好了租房場所,這些天正在將一些家用物品陸續騰空。
現場,不少被征遷戶還向記者透露,“這次征遷,政府制定的政策很貼心。”據悉,此次征遷,除了在簽約期內完成簽約的給予獎勵外,征收部門還對限期內完成房屋騰空的,給予相應的房屋騰空獎。
“目前,我們網格已經超半數完成了簽約。”項亮向記者介紹,接下來,我們要按照“三服務·婺城家服務”的宗旨和要求,靠前服務。等水電公司入場后,統一為被征遷戶辦理停水停電等業務,讓他們搬得舒心,住得安心。
(記者朱慧敏)
用心用情詮釋征遷溫度
“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感謝區委區政府公平公正地征遷,感謝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解讀政策,我們現在就等房屋征收補償款到位,準備喬遷新居啦。”近日一大早,65歲的梁才法、趙玲仙夫婦,滿面笑容地走進高鐵新城(國有一期)食品廠和九號碼頭區塊征遷指揮部第二小組辦公室,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正式完成相關手續,成為該片區第47戶簽約騰空住戶。
據了解,梁大爺的老屋位于河盤橋七里殿,屬于半個世紀前的房改房,面積僅50余平米。因為年久失修,老屋常常出現地漏堵塞、水管破裂等問題,這讓年紀漸長的夫妻二人吃盡了生活的苦頭。
為夫妻二人作政策講解的是征遷二組第1網格長傅金良,作為一名有著36年黨齡的老黨員,退居二線后,他選擇繼續發光發熱,先后參與了二七區塊征遷、上浮橋區塊征遷、河盤橋西郊社區集體土地征收等工作,為城市有機更新貢獻力量。此次征遷,傅金良在環城西路海聯大廈的住宅同樣位于征收紅線以內,不顧全家人的不舍之情,傅金良毅然帶頭簽約,成為海聯區塊第六組第10位完成簽約的住戶。
角色轉換間,傅金良對征遷工作有了更多感悟,面對重重困難與阻礙,總結出一套行之有的經驗做法。
“在公示評估價格后,有不少群眾表示不理解。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要接待100多位來訪群眾。”傅金良表示,征遷二組于6月17日正式前往指揮部報到,負責原金華食品廠地塊上118戶老舊小區的征遷工作。該片區歷經90年代的企業改制,有不少住戶像梁才法、趙玲仙夫婦一樣,長期面臨建筑面積小、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期待改善居住環境的愿望迫切。但工作組同樣面臨空房率高、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問題,征遷難度可想而知。
征遷不僅要有速度,更要有溫度。工作初期,在傅金良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們積極上門解讀政策,日夜摸排各家各戶的共性與個性問題。隨后,針對大小不一的群眾訴求,小組成員們又分門別類,前往各個安置房與售樓處,細心比較周邊樓盤的位置、戶型、環境與價格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逐一為征遷戶答疑解惑、主動優化解決方案,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贏得了越來越多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推進簽約工作順利展開。
(記者梁亞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