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婺城各所學校正以不同的形式來迎接一年級新生,一個個特殊的入學禮,開啟了孩子們的新夢想,同時也為“優學婺城·幸福城”增添了一抹亮色。
校長化身郵遞員“兩書一信”送上門
“十分驚訝和榮幸!真的沒想到校長會親自送錄取通知書過來,我接到消息之后就立馬往家里趕,作為媽媽的我更應該見證這一重要時刻。”7月20日晚,虹路小學一年級新生曹欣悅媽媽楊菊,接過入學通知書后,她趕緊邀請校長施彥文一起合影,留下這值得紀念的一刻。
楊菊收到的是兩封入學通知書——新生入學通知書、家長學院入學通知書,以及一封來自婺城區教育局的來信。楊菊介紹,她所在的小區今年有10多名孩子成為了婺城區虹路小學新生。之前,他們就一直在關注附近的學校,希望孩子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親眼見證了虹路小學這幾年的發展,感受過報名時校長不厭其煩的答疑解惑,他們感到很溫暖。“沒想到今天校長還把通知書送到家里,真的太讓人感動,孩子要好好學習,我們家長更要好好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楊菊說道。
近年來,婺城區以“兩書一信”為抓手,在發放學生入學通知書的同時,發放新生家長學院入學通知書,倡導家校合作,成立婺城區家長成長學院,共同探索新形勢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新規律、新對策、新機制,不斷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打造家校共育的嶄新模式,“兩書一信”在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全面推開。婺城區虹路小學由校長、副校長帶頭化身“郵遞員”,帶領中層干部為一年級新生及家長親手送上“兩書一信”,為家校共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剛看到校長的時候,我家兒子還有點緊張,后面發現施校長特別和藹可親,他表現就正常多了。原來有點擔心孩子膽小,會有點不適應小學生活,看來完全多慮了,這讓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小學生活更期待了。”新生方嘉磊的家長說道。
據了解,虹小“郵遞員”目前已走進200戶家庭,在送達入學通知書的同時進行家訪,提前對新生的家庭狀況、性格特征等方面進行了解,以便學校個性化教育。用心用情讓家長安心、放心,這種“返璞歸真”的家校互動育人模式,不僅快速建立了新生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情感紐帶,更是學校踐行“三服務·婺城家服務”強有力的實踐。
“送入學通知書,變家長跑為學校跑、校長跑,將新生始業教育前移,做好幼小銜接,送去學校對孩子的關心、關懷和關愛,不僅能激發孩子好奇心與求知欲,同時拉近與孩子及家長的距離,為今后家校合作鋪墊,更早更好地架起家校互動橋梁。”談起校長送通知書的初衷,施彥文說,“孩子與家長的笑容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記者周金權)
定制“入學錦囊”傳遞溫暖美好
“太有心了!”“這簡直就是‘四大法寶’,孩子在這里學習生活,我很放心。”7月20日,長山小學煥然一新的校園內,一對對家長攜手新生笑容滿面地踏上紅地毯,雙雙接過《婺城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新生入學通知書》和《靈爸秀媽家長學校通知書》,開啟一段新的學習旅程。當天,一份頗具創意的“入學錦囊”打動了不少家長的心。
此前,為了更好地迎接新生入校,長山小學的全體師生們做足了準備,從環境創設到氛圍營造,從手繪入學通知書到精心準備的“入學錦囊”,都頗具儀式感,寄予了全體教師們滿滿的愛與祝福。
早在7月15日,長山小學的部分師生們就早早回校準備“入學錦囊”。“入學錦囊”里包含了一張導圖,既能導覽、也能定位;一方魔鏡,既能正舉、也能正心;一勺一筷,既是文明、也是傳承;手繪雙書,既是祝福、也是希望。這份飽含深情又寓意滿滿的手作禮物,歷經教師們的折疊、粘貼、包裝、入袋,是長小師生們給新生定制的一份特殊禮物。其中寥寥數筆雖然稚嫩,卻代表著學長學姐對新生最美好的祝福。
秀峰亭、流芳地、圖書館、主席臺、教學樓……很快,孩子們興奮地打開“入學錦囊”,在校園里開始了追逐嬉戲的“探險”。他們在校園導圖的指引下,第一次將足跡留在了長山小學校園的每個角落。
“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一段嶄新的旅程即將啟航,我們期待與他們相逢在校園。”長山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入學錦囊”能幫助孩子們帶著陽光、溫暖、快樂與自信,盡快融入校園新生活。(記者梁亞偉)
滿滿儀式感起航新征程
7月18日上午,金華四中玉泉校區自揭牌后迎來首批初一新生,并舉辦2020年初一新生入學通知書發放儀式。學校主要負責人、教師、全體新生及新生家長代表到場參加活動。這批新生共4個班170多名,是往年的兩倍。結合婺城區教育局統一部署,學校為每一位新生頒發“兩書一信”即《新生入學通知書》《家長學院入學通知書》及《婺城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全面啟動家校合作模式,帶動家長好好學習,助力孩子天天向上。
活動中,學校主要負責人上臺致辭,對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對孩子們從小學生成長為中學生將要面臨的轉折和變化進行了溫情的講解和有力的鼓舞。
隨后,孩子們在老師的點名下一一上臺領取入學禮。入學禮由錦盒收納,內含“兩書一信”、一枚校徽、學校簡介折頁,取材玉泉校區八景圖制作而成的一套明信片。從活動形式到入學通知書禮盒的設計,都充滿儀式感。
金華四中玉泉校區坐落于尖峰山腳下,東眺萬達商圈,西倚師大學府。學校歷史悠久,始建于1968年,先后命名為新獅初中、金華市第十六中學,于今年6月揭牌成為金華四中玉泉校區。學校以“和雅”為校園文化核心理念,培育“言和行雅,學勤志高”的新時代青少年,通過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達成“鑄高雅校園、塑雅正教師、育雅美學生”的發展愿景。目前,學校改擴建工程已列入區政府2019-2022年重點工程,擴建后學校占地面積將達到50畝以上,辦學規模達到36個班級,擁有STEAM創新實驗室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
進入新學期后,婺城區教育局將從金華四中本部和其他學校選調部分優秀教師至玉泉校區。金華四中本部將與玉泉校區理念共識、管理共商、資源共享、文化共建,加強人才培養鏈接,提升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推動玉泉校區發展進入快車道,讓更多孩子在城北享受優質的玉泉教育資源。(記者張苑)
走心校長親筆書寫672份入學通知書
7月20日,環城二小的校園熱鬧非凡。學校在這一天迎來一群新朋友——一年級新生,他們牽著爸媽的手,滿心期待地來到校園里領取新生入學通知書。
今年的環城二小入學通知書與以往不同,672份新生入學通知書和家長錄取通知書全都由姚曉芳校長親筆書寫,非常走心。
姚曉芳表示,身為一校之長,端坐桌前,一筆一劃地寫下每個被錄取同學的名字,為的就是傳遞深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態度:一絲不茍,身體力行。姚曉芳說:“今天我們用匠心治學的態度感染孩子,未來孩子回憶童年時,能牢記學校,家長、社會對自己的期待,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新生王梓豪家長說:“這份手寫體錄取通知書,帶著情感、溫度和力量。我們感受到了學校和校長對新生的熱切歡迎和殷切期望。我希望孩子可以在新起點,書寫人生的另一段別樣旅途。”
除了兩份入學通知書外,新生家長們還收到了一封信——《婺城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信中,婺城區教育局局長李剛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與廣大家長朋友們分享感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孕育高品質的家庭教育。尊師是最樸素的感恩,教育是最深遠的幸福。”
“叔叔阿姨好,同學你好,歡迎來到環城二小!我是四(3)班的方雨涵,歡迎來到校園參觀的第一站,我身后便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校園景觀之一……”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熟悉校園,融入小學生活。環二小大隊部精心準備了一場“校園之旅”,在校園的各個景觀處安排了校園小導游,給家長和孩子們講解每處景觀的人文和趣事。聽了他們的介紹,家長和孩子們紛紛拿出相機,拍下美好瞬間,并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曬圖分享。
新生何天澤在參加完活動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明天就想去上學啦!”何天澤的家長說:“校長用心書寫的入學通知書,學校精心準備的各項活動環節讓我非常感動。也讓孩子對未來的校園生活非常向往。孩子即將踏入這樣一個‘有愛’的新環境,對于孩子未來的學習環境,我充滿信心。”
新生李徹的媽媽說,能和孩子一同參加新生入學通知書領取儀式,與孩子一起經歷這個具有成長意義的時刻,她感覺無比的激動和幸福。學校為孩子們精心策劃的活動讓家長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她表示:“作為新生家長,我也會在今后的日子里支持學校,配合老師,幫助孩子。” (金華晚報記者盛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