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應該給術數一席之地
術數在社會科學領域至今仍然沒有一席之地。其原因一是命理理論本身的局限性,社會可以容忍其他科學理論的盲點,卻要求術數理論完美無缺,否則就以“迷信”大棒伺候。二是現代帶有主流社會感情色彩的所謂唯物主義者,憑借強勢輿論地位,把文化問題政治化,單一化,鄙視、批判一切術數研究,把術數學術“另類”化。三是借術數方法本身的玄奧騙錢的江湖術士泛濫,嚴重玷污了命理研究領域,假作真時真亦假。四是大多數術數研究者恐被譏為旁門左道,常常是躲躲閃閃,諱莫如深,自己首先就是直不起腰來。沒有公開研究與出版,靠散兵游勇,單打獨斗,要研究術數理論,實在是極困難、極費力的事。
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術數文化,給術數研究一個空間,既不像過去那樣盲目排斥,也不一股腦兒接收,而是批判地繼承。
術數文化研究,需要興趣、學識、經驗。本人愛好術數,也只是緣于民間所說的“倒霉學易”。現實中見太多自己無法把握的人生命運,就想從古人那里找些安慰。于是就癡迷于術數文化的方方面面,悉心參究,晝夜思維,才恍然命之不可不信,算來也已經有十多年了。雖然在浩瀚的術數海洋中仍然還是只知皮毛,但是,無論在學校的術數文化選修課,還是對社會各界的講座,以及在現實社會各種場合,包括與各類企事業單位領導及一些社會名流的切磋中,每每得到正面的反饋與回應,自覺沒有誤入歧途,心里也時常得到一些安慰。
所愧本人悟性不足,迄今鮮有發明,只是一些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領導及社會各界成功人士不棄愚蒙,長期給予鼓勵與支持,才使我有了深化研究的信心,才能把自己對古人及今人術數理論的傳遞。感謝學校在這個思想文化上已經略有開放、略有包容的社會里,提供了一個傳統文化教學研究的平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