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魯杭燕 王舒婷)新華街,位于婺城區城中街道,承載著鮮活的婺城記憶。無論是幾十年老店,還是年輕可愛的小店,都讓這條街充滿了市井氣和煙火味。夏日炎炎,新華街上正在試營業的“新華刨冰店”,以樸實無華的店名、老式的刨冰、復古的門頭,既滿足了食客的味蕾,又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地,隨手一拍就是懷舊大片。
“我們3月底租下了這間店鋪,4月初開始試營業。”店主趙玲麗是一名“90后”,從小生活在城中街道,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其他城市工作。去年,她回到金華生活,就想在金華開一家小店。當時,家里人是有些擔心的,“畢竟這幾年小店的生存環境并不好,我也沒有開店的經驗,但最后他們還是支持我去嘗試。”
談到想要開店的原因,趙玲麗說,一方面是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歡吃冰的東西,讓她有了做健康冰食的想法;另一方面她希望打破自己“朝九晚五”的“穩定”軌跡。于是,她很快開始為刨冰店選址,“我們看了很多地方,最后還是選在了離家不遠的新華街。”她表示,作為“原住民”,她對自己家附近的片區很有感情,幾十年的老字號、斑駁的磚墻、街坊鄰里的寒暄聲,這些都是老街的獨有特色,同時,她也覺得新華街除了有老婺城的獨特風貌,還匯聚了特色餐飲、書吧、創意生活店等多種新業態,好吃、好喝、好玩,傳統中帶著活力,能吸引更多消費者駐足。
趙玲麗租下的店鋪原先是一家蘭溪雞子馃,店面不大,但有一個大窗口和臺沿,趙玲麗在臺沿下擺了幾把椅子:“我特別喜歡這個大窗口,能和客人面對面交流,臺沿當桌子雖然有些窄,但對于刨冰和飲品來說剛剛好。”
中午11點半,趙玲麗準時開門,不一會兒就有人來“打卡”了。芒果刨冰、龍眼刨冰、檸檬冬瓜茶……近30種刨冰、飲品,既有好味道,也有“高顏值”。“我在小紅書上刷到這家店,已經來吃很多次了,我還參與過取店名的活動。”市民周女士說。趙玲麗介紹,老式刨冰雖然口感上會有些冰碴,不如綿綿冰細膩,但是沒有粉狀物、植脂末等添加劑,也有小時候的味道,頗受客人喜愛。此外,手工制作的小料“阿達子”也是網紅產品,“阿達子是用木薯粉為主要材料制作的,Q彈、爽滑,很多客人都要加上滿滿一大勺。”趙玲麗笑著說。
而周女士提到的取店名活動,也是趙玲麗發起的:“一開始想不到店名,就在小紅書上求助網友,最后,有一位叫‘MO了個MO’的網友,提出給店取名新華刨冰,和新華街、街上的幾十年老店新華烤餅都呼應。”趙玲麗按照刨冰店復古的門頭風格,定下了店名“新華刨冰”,同時也“承包了”這位網友一年的免費刨冰。
“好多吃過的客人,都在平臺上曬照、打卡,吸引了更多人來店里,兩個多月,已經有超過5000人來品嘗過我們的刨冰、飲品了。”趙玲麗說,試營業階段收集了很多客人的意見,正在摸索改進,店鋪也慢慢步入了正軌,接下去,想繼續引進新品,讓菜單更豐富。“我們在其他城市嘗到過很多金華沒有的、很特別的東西,比如馬黛茶,后續我們打算融合創新、持續上新。”
傍晚時分,新華刨冰的窗口前依然人影綽綽,一碗碗刨冰在燈光下,映照著食客滿足的笑容和趙玲麗夫妻忙碌的身影,成為老街上一抹清新又亮眼的煙火。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