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妙娟 通訊員 鄧慧慧)“醫保報銷比例怎么算?”“我申請適老化改造需要哪些材料?”居民帶著具體問題圍坐咨詢,工作人員現場詳細解答。這是記者近日在新獅街道柳湖花園社區看到“鄰里議事廳”的一幕,這樣的活動社區每月都會如期舉行。
“現在很多業務都不用去區里,社區就能辦,方便不少!”社區居民黃阿姨點贊道。“鄰里議事廳”正悄然改變居民辦事的體驗,成為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米”的溫暖觸點。居民們不再需要專程跑有關部門咨詢政策,在家門口就能便捷獲得精準解答與高效服務。
近年來,柳湖花園社區推出“鄰里議事廳”機制,變被動“坐等咨詢”為主動“上門解惑”。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微網格長每月輪流深入各小區公共空間“設點服務”。不同于簡單宣講,議事廳核心在于“精準答疑”與“預審幫辦”。對能當場辦理或預審的業務,如居住證明、靈活就業社保申請等,可以現場受理或指導居民通過“浙里辦”APP操作,避免因材料不全導致二次奔波。
議事廳還吸納了熱心居民“政策明白人”。退休教師老張便是其中一員:“我幫著解釋老年人優待政策,社區服務也更接地氣。”這種“居民互助+專業支撐”模式,提升了政策傳達的效率和準確性。
“鄰里議事廳”目前已覆蓋社區所有網格,舉辦活動10余場,現場解答疑問近200條,指導線上辦理業務超百件。柳湖花園社區黨委書記陳琦表示,議事廳縮短的不僅是物理距離,而且是服務響應時間,未來柳湖花園社區將融入更多高頻事項,讓政務服務真正實現“零時差”響應,真正讓群眾“好辦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