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水云團東移影響,6月19日—20日,婺城區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針對當前雨情汛情形勢,區防指于19日12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20日8時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嚴格部署強降雨過程防范應對工作,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確保安全度汛。
同時,全區各鄉鎮(街道)加強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危舊房、低洼易澇區等重點區域的巡查排查,確保危險區域群眾“應轉盡轉”“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區轉移人員944人,其中地質災害667人,小流域山洪18人,城鄉危舊房259人。
安地鎮
6月19日下午,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安地鎮村干部深入各村部署強降雨防御工作,加強夜間值班值守,加密巡查頻次,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山塘水庫、危舊房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
茶山下村地處安地水庫上游,地質災害風險點多,為應對汛期,安地鎮立即行動,完善茶山下村武山坑自然村避災安置點,緊急轉移五戶八人。“雨剛下起來,村上就立即組織我們轉移到避災安置點去了,這里設施都很齊全,大家住著很安心。”武山坑自然村村民申佩青說。
莘畈鄉
6月19日,莘畈鄉全體鄉干部下沉一線,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應轉盡轉”的原則,確保轉移工作有計劃、有秩序、有準備。同時,通過村內廣播、微信群等形式發布防汛相關信息。在避災安置點內,床、枕頭、被子等生活用品配備齊全,水、食物等生活物資儲備充足,各行政村安排專人跟進轉移群眾的管理服務工作,確保轉移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
20日上午,莘畈鄉境內普降暴雨,莘畈溪河床水位居高不下,莘畈鄉第一時間組織村兩委干部開展巡查和自救,清理溝渠,減少村內積水,并在積水道路兩側放置警示標示。同時,莘畈鄉黨員志愿者“汛”速出擊,對危舊房、地質災害風險點、山塘水庫等重點區域開展不間斷巡查,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及時整改,切實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線。
當天上午,湯井線莘畈水庫段一處發生山體滑坡,道路因樹木傾倒暫時無法通行,鄉交通站與湯溪養護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前往緊急清理,目前道路已恢復暢通。
箬陽鄉
連日來,箬陽鄉黨委政府集結所有黨員干部、網格員走村入戶,加強強降雨期間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小流域山洪危險區等巡查排查工作,并落實鄉村兩級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落實各項防范應對措施。今年汛期以來,箬陽鄉提前轉移安全隱患點位村民共213人。自19日強降雨以來,新增轉移人員43人,目前全鄉共有256人安全轉移。
20日上午8點半,位于湖大線36公里處的施工橋梁處水位過高,沒過了橋梁便道,存在安全隱患。箬陽鄉立即組織村兩委、網格員等堆起防水沙袋,防止河水漫延,專人值守,拉起警戒線、設置警示牌。
塔石鄉
6月20日,婺城區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南部山區降雨量增大。塔石鄉全體干部第一時間下村開展各項防汛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點和防范區、山洪小流域巡查,確保轉移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全鄉9個紅色預警點位和9個橙色預警點位人員已全部安全轉移。
同時,針對近期降雨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的情況,水務巡查人員前往厚大溪等重點部位、重點河段實地察看,加強專人值守,時刻觀察水位,不放過任何防汛細節,一旦出現險情,第一時間處理。
沙畈鄉
“你們今晚就在這里好好休息,別的不用操心,我們會解決的!6月19日晚,在沙畈鄉青草村的辦公大樓內,室外大雨瓢潑,室內整潔溫馨,鄉聯村干部陳華超正在給剛從危房內轉移出來的村民做思想工作,確保他們安全渡過“安心之夜”。
面對新一輪強降水,沙畈鄉以“汛”為令,吹響防汛“集結號”。黨政主要領導實地督導、靠前指揮,掛村領導、黨員干部第一時間下沉一線,會同村干部對易塌方滑坡、地災點、低洼地和高陡邊坡等開展排查,全面梳理隱患問題,共排查隱患33處,并及時安置村民,做好危險區域人員轉移,截至目前,共轉移群眾95人。
羅店鎮
連日來,暴雨、大雨等強降水天氣襲擊婺城,羅店鎮積極響應市、區領導指示精神和防汛指令,壓實屬地管理責任,提前部署,全力做好各項防御工作。面對汛情,鎮村干部沖在一線,加強對山塘水庫、老舊房、地質災害點、低洼地、公路等場所的巡查,并確保24小時有人員值班值守,以工作的落實力確保人員轉移不漏一人、不回流一人,堅決做到不死人、少傷人,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
白龍橋鎮
連日來,白龍橋鎮開展防汛工作督查行動,重點做好危舊房巡查和危險人員轉移工作,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工作人員在鎮上危舊房外張貼危房警示牌,設置警戒線,并加大人員巡查力度,防止轉移人員回流。截至目前,已轉移危房群眾33人。19日下午,濱江村對村里一棟內無住人并已出現坍塌跡象的危房進行了拆除。樓家村因管道堵塞造成小面積內澇,村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展緊急搶修,目前管道已疏通。
蔣堂鎮
面對復雜的防汛形勢,蔣堂鎮按照“應轉盡轉”的原則,逐戶開展敲門行動,全力做好汛期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蔣堂鎮防汛工作緊張有序進行,累計組織巡查人員308人次,走訪危舊房128戶,拉起警戒線200余處。其中,24戶危舊房31名群眾已全部轉移,各避災場所已全部開啟使用。
接下來,全鎮將繼續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與氣象部門信息對接,時刻關注當地汛情,及時消除隱患,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質保量做好防汛工作。
長山鄉
進入新一輪降水集中期,降水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長山鄉密切關注高水位運行的小型山塘水庫和病險山塘水庫安全,積極防范應對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城鎮內澇積水、危舊房倒塌。鄉黨委班子成員第一時間帶隊檢查各山塘水庫,引導各村加強河道橋涵、堰壩、水閘巡查力度,及時清理阻洪垃圾。截至目前,南山漫道二期石道畈至思村路段兩處施工路段塌方,已聯系施工單位妥善處置。
接下來,長山鄉黨委班子還將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落實“叫應”機制,細化部署防御工作;強化隱患排查,堅決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值班值守,確保隨時拉得出、用得上;同時,強化人員轉移和避險安置,重點關注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和危舊房居住人員,確!皯D早轉、應轉盡轉”,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雅畈鎮
進入梅汛期,針對連續強降雨的天氣,雅畈鎮迅速啟動防汛工作應急預案,壓實各級責任,鎮主要領導帶班,鎮、村兩級干部24小時值班值守,組織全體鎮、村黨員干部分組對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切坡建房、危舊房、山塘水庫等開展全方位的巡查,對發現的風險隱患點即時整改并轉移相關人員。目前,已轉移各類人員42人,在重點路段、重點隱患區設置安全警示牌,同時通過廣播、微信、大喇叭等做好應急避災的宣傳,切實提高全鎮廣大群眾防汛意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區水務局
進入梅雨季,連日的降雨給婺城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水情。據悉,自6月18日17時至6月19日17時,全區平均降雨量43.9毫米。截至目前,全區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水庫、山塘、堤防等水利工程運行平穩,未接到水利工程險情報告。19日12時,婺城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13時30分區水務局向游埠樞紐發出開閘泄洪調度令,區水務局二支水利搶險隊伍全部待命,隨時做好搶險準備。
為保障汛期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區水務局全面啟動有關預案。6月18日17時至6月19日17時止,區水務局向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水利分管負責人,水庫、山塘、堤防巡查員,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發送強降雨防范預警短信3104條。6月19日下午,水旱災害防御中心開展對山洪重點村落責任人履職情況進行電話抽查20人次。截至6月19日累計抽查264人次。截至6月19日17時轉移小流域山洪危險區人員16人,其中沙畈鄉13人,長山鄉3人。
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
6月19日07時至20日07時,全區累計已達降雨量85.5毫米。根據《金華市婺城區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規定,區防指決定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全面落實“區領導包鄉街、鄉街領導包村社、村社干部包戶到人”和部門包聯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區四套班子下沉聯系鄉鎮(街道),有力監督指導基層防汛工作。
今年入汛以來,區防指統籌完成新建氣象站13個,進一步提升關鍵環節預警能力,加密氣象預警站點;新增地質災害監測設備10處,已全部安裝并投入使用;擬為高風險山洪村落配備聲光電監測設備43處;補充配備采購發電機129臺,排水泵85臺,衛星電話7臺,建強村級防汛力量。
同時,區防指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排險除險,掃除死角盲區,對84個小流域山洪重點村、7處地質災害點、290處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落實群防群策責任和“一點一策”,確定“一對一”轉移責任人。全區排查疑似危房2015棟,已鑒定302棟,發現危房204棟,已全部按要求騰空;自建房排查全區需錄入109053棟,已錄入97386棟;地質災害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讓已完成117戶289人,完成率41%。
區交投集團
6月20日上午8時05分,婺城區羅店鎮羅電線K5+500處因塌方倒下的大樹阻斷交通,婺城交投集團接到相關應急聯動消息后立即按照防汛應急預案進行處置,組織距離事故點位相近的公路管理站人員前往現場緊急處置,疏導過往車輛和行人,并做好道路警示工作。經過緊張搶修工作,8點38分羅店線恢復暢通。
婺城資規分局
6月19日下午,根據區防指安排,婺城資規分局會同區紀委帶隊到莘畈鄉檢查督導防汛工作,實地檢查蘭源村下社塢自然村龔放軍戶、吳村陳根喜戶等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受威脅人員轉移及避災安置點情況,并要求鄉鎮嚴格落實本輪強降雨的值班值守、巡排查及受威脅人員轉移避讓等各項防御工作,確保平安度汛。
區交通局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婺城部分公路出現塌方,交通運輸局出動96人次、設備32臺班,共清理塌方274立方米、排除路面積水10600平方米,全力以赴組織防汛搶險。截至目前,轄區共有5處塌方、1處積水、5處封道,均已設置警示樁,執法大隊協助養護站進行清理,引導過路車輛繞行。箬陽鄉安山線、湖大線,塔石鄉湯蘇線,莘畈鄉湯井線,沙畈鄉白門線道路暫時封道,禁止人車通行,避免二次塌方危急群眾安全。山上線1K+300m、山上線0K+700m、張六線1K+500m、羅電線5k+700m、11K+400m等五處路段塌方,經緊急搶險已恢復暢通。G330國道K321+100m合山頭路口積水嚴重,交警已進行交通管制。
接下來,區交通運輸局還將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防范應對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全力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出行。
區農業農村局
日前,婺城區連續遭遇強降雨。婺城區農業農村局迅速響應、科學調度,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深入鄉鎮、村一線,查苗情、排險情,及時掌握全區農業情況,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筑起農業“防護堤”。
在防汛工作中,區農業農村局加強預警工作,收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后,及時通過農民信箱、微信群等多渠道向農業主體下發預警信息,提醒各農業主體注意防范。截至目前,累計發送提醒信息19.4萬條次。同時,該局加強檢查指導,共計出動檢查組7組,出動檢查人員257人次,檢查農家樂、糧食蔬菜種植基地、林下經濟種植、畜禽水產養殖場等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166家次,開展汛期風險隱患排查,指導主體落實防汛措施。
此外,該局加強救災物資儲備,目前儲備農作物救災種子30550公斤。加強值班值守,落實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制和領導帶班制,并安排1名工作人員進駐防汛指揮部駐點值守。不但如此,該局還就防汛檢查中發現的風險點,及時對接鄉鎮;就發現的農業問題,及時開展指導,盡最大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本報記者綜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