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慧敏 、見習記者蔡君楠、攝影陳俊
9月10日下午,婺城區召開“爭先創優百日提速”暨項目大會戰動員會。為奮力實現“三季進、全年紅”,全力推進“雙城”戰略落地成景,會上,副區長、白龍橋鎮黨委書記江少華、區發改局局長戴忠余、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安地鎮黨委書記洪一政、竹馬鄉黨委書記姜建軍先后作表態發言。
緊盯目標善作善成全力打贏項目百日攻堅戰
副區長、白龍橋鎮黨委書記 江少華
“爭先創優百日提速”活動是區委、區政府立足發展、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部署,白龍橋鎮作為婺城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做優服務保障、做強產業招引,以十足的干勁、決戰的姿態、沖刺的速度,奮力奪取項目大會戰的全面勝利。
一、緊盯目標,合力推進項目攻堅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強化責任、細化舉措、狠抓進度。對照全年目標任務,按照“一個項目、一班人負責、一桿子到底”的要求,對項目再梳理、任務再細化、責任再壓實,確保圓滿完成各項重點任務;曬出項目進度表,緊抓曬拼機制,緊盯“節點任務、關鍵環節、問題解決”,堅持一周一督辦,一周一協調,一線推進、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十月全面完成飛揚小鎮政策處理和雙溪西路西延工程貫通。同時加速推進污水零直排、省運會水上運動中心館等項目建設。
二、聚焦重點,努力提高白龍橋辨識度
堅持“項目為王、產業為王”,圍繞打造樣板高地,突出重點、強勢推進。緊盯飛揚小鎮樣板項目、汽摩配產業智能制造樣板項目,加快“一鎮兩園”能級提升,著力園區提標改造和科創經濟培育,力促一批科創產業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努力打造項目現代化工業園區的“白龍橋樣板”;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配套升級,推進精細智慧管理,加快實施金江南街北延、紫金南街南延等工程,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加速推進老鎮新城融合;以“五朵金茶花”產業規劃布局,積極保護和開發白沙文化,加快項目建設,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做美城鎮形象,增強發展優勢。
三、把握全局,全力爭當爭先創優標兵
圍繞“全年紅”目標,科學組織、統籌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中心工作。攻堅污染防治,鞏固“五水共治”成果;圍繞基礎設施、市容環境、交通秩序,打好組合拳,整治“全域美”,決勝文明創建榮譽戰;全面推進矛調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民情民訪代辦樣板,平穩有序做好村級組織換屆;有序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兩優一高”營商環境。
對標“重要窗口”新要求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發改局局長 戴忠余
今年以來,區發改局聚焦重點領域要素爭取、聚力投資項目攻堅推進、積極探索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接下來,該局將全面貫徹本次會議精神,以“一天不耽擱一刻不耽誤”的精神,為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三季進,全年紅”作出更大貢獻。
一、堅持項目為王
牢牢抓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全面開展項目建設“攻堅提速”行動,確保項目建設力度不減;緊盯省市對區的考核任務,分解重點指標,著力補齊短板、力爭完成目標增速;跟蹤服務“省市縣長”工程,及時匯總進展和問題,確保年底落地率;倒排時間節點,加快推進12個專項債項目、2個特別國債項目和11個新基建項目有序開工建設。
二、堅持謀劃在先
緊盯國家和省重大政策動態,提前謀劃符合要求的重大項目和重要事項,包括中央資金、政府專項債券、土地指標、能耗指標等一批保障婺城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要要素資源,落實專人跟進,實現無縫對接;強化重大問題研究和政策儲備,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熱點、難點,謀劃一批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和對策建議;積極謀劃布局“十四五”規劃,將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到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重大項目上,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方面梳理一批重大項目,全力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
三、堅持擔當作為
堅定履行職能職責,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研究應對措施,做好分類指導,補好短板,為項目單位提供優質服務。深入項目一線,集中力量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創造條件。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最多80天”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強化機關效能建設,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奮力突圍爭先創優以非常之功拼出“滿堂紅”
區經濟商務局局長 胡霞亮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經商局緊緊圍繞“兩手硬、兩戰贏”要求,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扎實開展“穩企賦能雙月攻堅”行動,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接下去,該局將緊緊圍繞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奮力奪取經濟發展各項指標全年“滿堂紅”。
一、工業經濟要打好攻堅戰。
554名駐企服務員定向服務,“企業大數據管理平臺”精準協同,駐企服務團合力下好“一盤棋”;同時以畝均評價和低散亂整治為抓手,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加快高品質小微園區建設,推進園區管理智能化,抓好企業轉型升級和工業園區提檔升級,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二、外貿出口要穩住基本盤。
強化運行監測掌握外貿動態,全力引導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參加云上展會、拓展出口轉內銷、用好市場采購。不斷優化金華市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的各項服務功能,加緊跨境電商平臺資源對接,加強外貿人才梯隊持續培育,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三、招商引資要實現大突破。
圍繞“五朵金茶花”的產業方向和五大指揮部等產業平臺,加快布局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等未來產業,努力招引引領性、標志性、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的乘數效應。同時狠抓制造業有效投資,加快空間拓展,盤活低效用地,承接優質項目。全力抓好已供地的項目建設。
四、消費升級要打好組合拳。
全面開展省級夜間經濟示范城市建設,重點打造“6+X”消費地標,形成浙中夜間經濟發展標桿和夜經濟網紅打卡勝地;積極申報智慧商圈省級試點,鼓勵企業拓展營銷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探索建立直播產業基地,發展網紅經濟,接軌新零售。
五、數字經濟要推進全面創新
依托浙中信息產業園區“一區十園”主陣地,鞏固擴大數字經濟產業先發優勢;加快城北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招商,探索收儲地塊開發機制創新,營造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氛圍;加速工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建設臨江工業園“兩鳥”理論實踐試點,推動形成數字化產業集群。
堅持“項目為王”大干快上
安地鎮黨委書記 洪一政
今年是項目建設年,安地鎮作為婺城開發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將繼續保持“擔當趕超”的工作激情,以本次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努力在“三大樣板、五大高地”建設中書寫更多安地篇章。
一、立足發展謀項目
立足仙源湖省級旅游度假區擴容規劃,緊緊圍繞美麗城鎮省級樣板、省級旅游風情小鎮、省級園林城鎮、省職工療休養基地等創建工作,深入研究文旅產業政策和社會投資動向,系統布局一批打基礎、固根本、強發展的項目,努力建設名副其實的金華城市庭院鄉鎮。
二、拓展平臺引項目
做好仙源湖旅游度假區擴容區塊發展文章,積極對接意向企業,認真做好前期項目規劃、對接工作;做深巖頭文創園文章,以文化創新賦能項目建設為爆點,做大做強巖頭文創“婺”字品牌,打響婺城非遺文化IP;用好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的平臺效應,發揮區域優勢,立足本地實際,招引配套吃住行、游購娛項目。
三、緊抓機遇上項目
牢牢把握好成功發行地方債的發展機遇,大干快上,全力保障國際桂花物種園、蔣寶賢紅色教育基地、5G網絡建設及基站優化等19個政府性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同時依托安地現有桂花產品,加大與浙師大等高校,尖峰健康等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拓展桂花特色產業,做深做實桂花文章。
四、不遺余力保項目
安地鎮堅持問題導向,以“八大攻堅行動”為主抓手,加快啟動安地出讓土地基礎設施配套項目;主動協調對接仙源湖發展歷史遺留問題,認真梳理存在問題;持續加大對農村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補齊村鎮建設短板。
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竹馬鄉黨委書記姜建軍
百日奮戰號角已經吹響,竹馬鄉立即行動起來,以只爭朝夕、決戰決勝的姿態,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全力以赴打贏項目大會戰,努力交出建設“重要窗口”竹馬高分答卷。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確項目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竹馬鄉緊緊圍繞“雙城”戰略規劃部署,聚焦“項目建設年”,全鄉共實施征遷建設類項目37個,形成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良好態勢。接下去將堅決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在行動上全力以赴,保質保量完成此次項目大會戰目標任務。
二、堅持“四個到位”,推動項目落地成景
一是科學謀劃到位。緊貼區委“五朵金茶花”發展布局,圍繞竹馬“三區一帶一域”發展規劃,立足竹馬產業優勢,圍繞交通水利、文體旅游、公共服務等事關民生的重點領域,加快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和集鎮規劃;二是統籌協調到位,主動與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等相關部門協調對接,加快智博園、杜鵑園等項目建設落地,讓招引入園企業能早建設、早投產、早受益;三是政策處理到位。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加快項目政策處理。在10月底前完成智博園等近1000畝土地流轉政策處理,確保智博園項目順利推進;四是招商引資到位。堅持產業立鄉理念,引進廣州等地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延伸和補齊產業鏈條,提升竹馬花卉產業體系,助推花卉產業做優做強。
三、突出“三個強化”,打造精品樣板項目
一是強化氛圍營造。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大會戰,定期將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向群眾公布,通過輿論引導和政策宣傳,營造良好項目建設氛圍;二是強化責任落實。會后及時成立重點項目攻堅提速工作組,實行“一個項目、一名責任領導、一個專班”制度,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倒排時間,確保項目推進速度;三是強化服務監管。加大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力度,及時發現、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全程服務、全程監督,保證項目進度和質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