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慧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婺城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支撐、互促共進,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靚起來
盛夏的白沙溪水流潺潺,不知名的飛鳥一個猛子扎入水底,轉瞬間就叼起了水底漫游的石斑魚;夜幕降臨,夕陽的余光漸漸淹沒在遠處重巒疊嶂的群山間,溪面上蒸騰的水汽仿佛穿越了千年;華燈初上,水面倒映著兩岸闌珊的燈光,行走在綠道上路人的嬉鬧笑罵聲演繹著一場普通人的浪漫……
婺城四面環山,以水而名。聳翠的北山和連綿的南山遙相呼應,白沙溪、梅溪、桐溪等大小水系滋養著婺城大地。一直以來,婺城區牢固樹立“兩山”理念,以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為統攬,守好婺城“大水缸”,捍衛好婺水“金名片”,不斷打造山水相融、人水相親的“婺城水·幸福城”。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美麗城鎮建設、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綠化提檔、小區亮化、“智慧管網”建設……婺城區以“雙城戰略”為指引,以水環境質量提升為導向,打出漂亮的組合拳。改造后的城鄉以靚麗的容顏和宜居的生活品質,使越來越多的婺城人感受到“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如今,婺城的水清了,天藍了,山綠了。綠水青山煥發出的蓬勃生機,讓越來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綠色發展的紅利,婺城的生態底蘊愈發深厚。
城鄉環境美起來
沿河而建的歇腳亭,錯落有致的婺派民居,隨風搖曳的竹海……走進安地鎮喻斯村,處處皆是景。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這個位于深山旮旯的小山村,以其獨特的“氣質與顏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游客。
喻斯村四面環山,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村莊目前還保留著楓楊古樹群、古橋,極富鄉愁韻味。走進村莊,目之所及的是繁花綠樹、白墻黛瓦、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美麗村景移步換景、美不勝收。過往的游客感慨萬千:“美麗推窗可見,怎能不幸福!”
奔流而下的溪流,滋潤著沿岸百姓的美好生活。近年來,安地鎮全力打造最美南山旅游風清小鎮,分布在梅溪生態廊道精品線路上的喻斯村、巖頭村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村,美麗蛻變,華麗轉型,引領著南山仙源美地的鄉村游。
視線從農村轉向城鎮。走進安地集鎮,承載著舊時記憶的老街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不一樣的美麗,沿梅溪兩岸打造的綠道成為了群眾休閑打卡的新地標,新建成的鎮中心幼兒園即將在九月份迎來第一批就讀的學生……美麗城鎮建設,讓這個千年古鎮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近年來,婺城區依托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舊城改造等重點工作,在抓好環境整治和項目建設兩大抓手的同時,不斷從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做起,大力做深美麗文章,城鄉面貌持續蝶變。如今,一批批婺城元素和婺城特色的美麗城鎮、美麗鄉村陸續登場,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在婺城大地徐徐展開。
美麗經濟活起來
仙舟湖碧波蕩漾,莘畈溪清澈見底,山水風光美如仙境,再加上煥然一新的旅游接待中心、民宿、游樂園。這個離城40公里的小山村成為了這個夏天市民避暑休閑的好去處。“上個周末剛剛接待了來自市區的一個旅行團隊,平日里自駕前來游玩的市民更是絡繹不絕。”莘畈鄉大立元村村民邵大爺向記者介紹道。靠著鄉村旅游,該村的村民開民宿、辦農家樂,鄉村旅游經濟搞得風生水起。
莘畈鄉地處南山山麓,遠離鬧市區,有著連綿的高山、豐富的植被資源,森林覆蓋率達80%,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近年來,莘畈鄉按照“山水莘畈體旅之鄉”的美麗城鎮發展思路,打造成一個人們向往的旅游集鎮。
從遠離城市的山鄉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點,莘畈鄉的旅游蛋糕越做越大。眼下,莘畈鄉已經謀劃了姑蔑文化綜合體、農業產業園、五美花漾街區等幾個工程項目。屆時將通過建設田園花海、果園景觀種植、垂釣競技場等,打造一個集休閑觀光、垂釣采摘、研學體驗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勝地。
“接下去我們將不斷擦亮莘畈的旅游金名片,增強鄉村造血功能,讓美麗鄉村轉化成‘美麗經濟’。”該鄉相關負責人介紹。
莘畈鄉旅游經濟的興起僅是婺城區美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鄉村民宿如雨后春筍;各類旅游項目落地婺城;鄉創婺城模式集聚人氣……一個個或田園、或現代、或詩意的鄉村以“美麗”為底色,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也更幸福了。
在發展美麗經濟的實踐中,婺城區不斷擴寬“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充分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以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生活性服務業、美麗牧場、文化創意產業為重要抓手,大力發展新型的綠色低碳生態產業,加速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婺城美麗經濟“升級版”。
部分圖片由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婺城分局提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