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慧敏
7月31日,婺城區委七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區政府九屆八次全體會議指出,要在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中謀定婺城方位、體現婺城特色、增添婺城元素、打造婺城樣板,譜寫建設“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
高歌猛進拓平臺項目建設答高分
婺城區聚焦平臺拓展、聚力“項目建設年”,倒排時間表掛圖作戰,開好局,更好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
高鐵新城開發建設是婺城區委區政府全面實施“雙城”戰略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金華拓展城市發展平臺、提升城市能級的重中之重。其中高鐵新城區塊(一期)舊城改造項目用地范圍約3000畝,征收面積80萬平方米,是金華建城史上最大手筆的城市有機更新項目。自征收以來,不斷刷新著“婺城速度”。
原飲服公司宿舍居民余女士:
“這次高鐵新城舊城改造,我的房子被征遷了。在這邊居住了大半輩子,對這兒的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如今高鐵新城要改造了,很開心能盡上一份力,我期待著她今后的蝶變……”
近年來,婺城區先后打造了虹戴公路、羅電線等26條美麗公路,深入實施“美麗航道”建設、S313(45省道)、金安公路(婺城段)景觀廊道提升改造、330國道武義江大橋改建、南山漫道“1小時”美麗交通圈、農村公路等級提升等工程,以交通和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為目的,依托婺城“都市經濟創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建設、“五朵金茶花”計劃,扎實推進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
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徐彪:
“一張藍圖干到底,讓交通規劃真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百姓群眾需求。10月底前,235國道(金武快速路)和S313(45省道)主線力爭完成通車;武義江大橋改建、二環西路(婺城段)優化改造年底完成主體工程。接下去我們將以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契機,加快對接謀劃甬金衢上高速與330國道(金華市區至蘭溪段)外遷工程、南山大道、金華城市三環等項目,全力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讓婺城交通線路進一步暢通,充分激發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
花滿婺城全域美城鄉融合共發展
婺城區聚焦“全省美麗鄉村示范縣”總目標,以“花滿婺城·幸福城”建設為統攬,全面推進鄉村治理,奮力打造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更加和美的鄉村振興升級版,推動婺城鄉村振興走在前列。
白沙溪水鏡光清,水面無風似掌平……白沙溪三十六堰將河水分流四方,灌溉了沙畈、瑯琊、白龍橋周邊的數十萬畝農田。今年,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候選名單,白沙溪獲評省級“美麗河湖”。
瑯琊鎮黨委書記吳祝芳:
“我們立足白沙文化,以“三十六堰”為品牌,逐步做強瑯琊農業產業和文旅產業。接下來,我們將把白沙文化植入鄉村農旅發展、農事體驗、農水研學及體育賽事和休閑文化旅游。通過講好品牌故事,瑯琊鎮的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都有望進一步提高,鄉村經濟發展將打開‘新局面’。”
區美麗城鎮辦綜合組組長、瑯琊鎮黨委委員金科:
“這次全會上提出‘花滿婺城全域美’,完全契合了美麗城鎮建設注重歷史、人文融合的宗旨,我們要圍繞地方特色,在保護和利用原有自然生態和歷史遺存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婺城文化、旅游、農業、產業等功能疊加,緊緊圍繞‘五個美’、‘十個一’,補齊鄉鎮短板,讓美麗城鎮更舒適,更便民,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7月,全市首張農業“標準地”履約保險保單生效。這是婺城區在農業“標準地”改革中推出的新舉措,通過經營主體向保險公司投保,保險公司保費讓利,政府補貼等方式為經營風險裝上“安全閥”,確保農民權益不受損害。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郭梓軍:
“農業‘標準地’履約保險,補上了婺城農業“標準地”全流程的短板。目前全區已認定存量農業“標準地”項目102個,新增農業標準地19628.43畝(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7733畝)。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探索農業‘標準地’改革,進一步提升婺城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為‘雙城’戰略落地成景貢獻力量!
以民為本惠民生婺城百姓笑開顏
婺城區統籌推進“六大幸福城”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婺城區緊緊圍繞“健康婺城·幸福城”建設這條主線,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今年6月,金華市中醫醫院婺城康復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以康復和托養相結合,為全區廣大殘疾人群眾提供康復、托養、護理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場所。同時,還提供高質量的全科門診醫療服務,為周邊人民群眾帶來豐富的綜合性醫療資源。
白龍橋鎮葉店村村民趙東招:
“我們殘疾人有了自己的康復托養中心,而且離我家更近了,以后去做康復更方便了。如今,婺城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越來越強,還經常有送醫上門的志愿服務。在家門口就能看病,真是越來越方便了!
婺城區著力建設“優學婺城·幸福城”,推動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建立金華四中玉泉校區,理順婺州外國語學校機制,金華五中成美校區建設穩步推進,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加快補齊學前教育短板,新建、改建公辦幼兒園4所,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2077個。
白龍橋鎮濱江小區居民張紅艷:
“今年7月份,我女兒就讀的濱江幼兒園轉為了公辦幼兒園。依托名校+名園的有利資源,我們的孩子能享受到優質教育帶來的紅利。能夠住在婺城、學在婺城,幸福感和獲得感滿滿的……”
記者手記
“勇于開拓,勇于創新,婺城的明天會更好!薄碍h境的改善是老百姓最直觀的幸福感受,婺城干的漂亮!”全會的內容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重要窗口”的婺城畫卷,更需要你我共同來繪就。在防疫和復工復產后,婺城又進入到一個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齊心協力,鼓足干勁,創先爭優,讓婺城發展更迅猛,讓人民生活更幸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