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苑、 田雙雙攝
近日,婺城區(qū)白龍橋鎮(zhèn)臨江村村委會辦公樓里新增了一臺自助設備,村民們只要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再對著攝像頭通過人臉識別,就能輕松打印身份證、社保、醫(yī)保、畢業(yè)證、結婚證等系列證明,便捷且高效。婺城區(qū)“無證明城市”改革已然深入到了行政村、社區(qū)等基層組織,為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2019年2月23日,金華市正式全面啟動實施“無證明城市”改革,今后在全市范圍內,所有政府機關、公共事業(yè)單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不得要求群眾和企業(yè)提供任何形式的證明材料。婺城區(qū)各部門積極行動全面推進“減證便民,優(yōu)化服務”工作,打造“無證明城市”,確保創(chuàng)建“無證明城市”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讓廣大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經過一年多的系統(tǒng)提升,婺城“無證明城市”改革初見成效,尤其在村(社)基層實現百姓辦事“無證明”,政府服務“有依據”,既保證了工作的嚴謹,也為百姓創(chuàng)造了便利。
取消辦理方式減輕基層證明負擔
日前,婺城區(qū)人錢某艷原戶籍住址為婺城區(qū)白龍橋鎮(zhèn)通江路***號。她來到婺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公安窗口申請將本人戶口遷移至其丈夫鄭某處,即婺城區(qū)白龍橋鎮(zhèn)雅姜村,但未能提供白龍橋鎮(zhèn)雅姜村村委會的同意遷入證明。這是改革前市內夫妻投靠戶口遷移,戶口遷往農村的必須提供的材料。
得益于改革的便利,公安窗口工作人員在確認了錢某艷提交的本人身份證、戶口本,丈夫鄭某的身份證、戶口本及雙方結婚證、不動產權證書等材料后,很快為錢某艷辦理了戶口遷入手續(xù)。
據了解,改革前,遷往農村的需提供擬遷入戶所在村村民委員會同意遷入的證明。改革后,戶口遷往農村的,擬遷入村村委會同意遷入的證明一律取消。城鎮(zhèn)遷往農村的,也僅需提供不動產權證書,免去了群眾開證明的繁瑣。
長期以來,群眾的不少業(yè)務辦理都依靠村、社區(qū)等基層組織根據實際情況開具證明,涵蓋方方面面,工作量較大,在一定程度上給基層工作及管理帶來了負擔。“無證明城市”改革后,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多層級信息數據互通,免去了大量基層證明,為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提升總體工作效能創(chuàng)造了條件。
直接取消證明讓百姓辦事“零跑腿”
近日,王某到婺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公安窗口,為其父親王某忠(原戶籍住址婺城區(qū)白龍橋黃金苑村)申報死亡注銷戶口,且未攜帶任何能證明被申請人已經死亡的證明材料。改革前,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外自然死亡的,辦理人需提交村居出具的死亡證明。
公安窗口工作人員通過“無證明城市”查詢核驗平臺查詢到黃某的火化信息,當場辦理了王某忠的死亡注銷戶口。
據悉,公民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以外的地點自然死亡的,無法獲得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出具的《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改革前此類情形的死亡注銷戶口需要提供村居的死亡證明。目前,全市范圍已經實施逝者身后事聯辦,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以外的地點自然死亡的,可以通知所在地衛(wèi)生服務機構,衛(wèi)生服務機構則將發(fā)起逝者身后事聯辦,死者家屬只需到殯儀館辦理遺體火化事宜,無需另行遷往公安機關單獨辦理死亡戶口注銷手續(xù),公安機關將響應身后事聯辦,自行為逝者注銷戶口。
書面承諾形式提升辦事效率
日前,徐某某與配偶毛某某來到婚姻登記處求助,聲明二人曾于1996年在江山市賀村鎮(zhèn)依法登記結婚,因保管不妥,雙方結婚證遺失,至今仍然維持該婚姻狀況,申請補領結婚證。
了解情況后,工作人員進行了系統(tǒng)信息檢索,查閱到當事人原婚姻登記檔案,雙方當事人曾在1996年3月7日在原江山市賀村鎮(zhèn)人民政府辦理過賀婚字第78號的結婚登記,但原婚姻登記檔案記載的個人信息與現有身份證信息不符:檔案記載徐某某出生年月為1970年7月3日,身份證記載徐某某出生年月為1970年5月1日;檔案記載毛某某出生年月為1973年1月31日,身份證記載毛某某出生年月為1973年1月30日。
據悉,當事人屬于身份信息更正的情況,按照無證明城市創(chuàng)建取消證明的要求,婚姻登記處取消由所在單位或者村(社區(qū))為當事人開具身份信息更正證明,改為由當事人告知承諾方式,以書面承諾形式替代身份信息更正證明,并按法定程序為當事人辦理了補領婚姻登記證。
這類事例多發(fā)于原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婚姻登記(2003年以前),因之前不太重視身份信息的精確度,當事人沒有及時辦理或領取身份證,原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公條件差,無法留存當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等原因,當時許多當事人婚姻登記的身份信息僅憑所在村、居、單位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上記載的。所以,與現有的二代身份證相比,名字中有錯者有之,出生日期農歷公歷混用者常見之。按以往誰的錯誤誰糾正的原則,類似上述的差錯,需要相關村、居、單位出具身份信息更正證明。按照無證明城市創(chuàng)建取消證明的要求,婚姻登記處取消由所在單位或者村(社區(qū))為當事人開具身份信息更正證明,改為由當事人告知承諾方式,以書面承諾形式替代身份信息更正證明,極大方便了辦事群眾,助力實現“無證明城市創(chuàng)建”、“最多跑一次”。
大數據聯通為小微經濟提效能
日前,市民張先生承租了位于婺城區(qū)豐亭東路48-78號(2號店)的房屋,準備經常小吃生意。該房屋沒有房產證,按照以前的登記要求,需要申請人去房屋所在地居委會開具產權證明才能申請經營所需的證照。由于出租人(房東)手上有多套房屋出租,為方便租戶辦照,手上留存有多份空白的產權證明表格。所以當張先生承租房子后,出租人(房東)向他提供了空白的產權證明表格并告知張先生先到居委會蓋章再到市場監(jiān)管局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隨后,張先生到房屋所在地居委會要求蓋章,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他,現在金華已經實施“無證明城市”,不需要開具證明了。
據悉,按照已實施的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張先生不再需要找居委會開具產權材料,可以直接憑身份證辦理所需證照。為了讓張先生的后續(xù)申請過程更順暢,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對張先生提供了“一對一”幫助服務。當日晚上該局服務專員又對其辦照申請進行了電話指導,張先生表示周末過后即來窗口辦照。
很快,張先生來到市場監(jiān)管局辦事窗口,在該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僅憑身份證就完成了整個自主申報流程。在填寫完《金華市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申報表》后,窗口工作人員當場辦結核發(fā)了《營業(yè)執(zhí)照》,并通過證照聯辦系統(tǒng)同步核發(fā)《食品生產經營登記證》,確保張先生可以開展正常經營活動。張先生拿著“新鮮出爐”的證照,高興地說:“前后不到一個小時就辦好了,真是又快又方便,我要向身邊的朋友多多宣傳這樣的好政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