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苑
金華城西自古有個“蘭溪門”,金華城里的人出了蘭溪門,便由西郊風一程雨一程,通往蘭溪城里去。行路趕腳的人或在途中留宿,早年有西峰寺,后有西峰旅館(現金華四中對面),相傳聶小倩就住在里邊。經過歷代戲劇演繹,“聶小倩”這個文化IP,以一段千古愛情傳說賦予了金華西郊這片土地以浪漫氣息和夢幻色彩。
蒲松齡筆下的
千古情緣
從史料尋跡,聶小倩的故事廣為人知大抵源于蒲松齡《聊齋志異》。文中寫道:寧采臣,浙人,……適赴金華……解裝蘭若。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會學使案臨,城舍價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歸……”大意是說,寧采臣,浙江人……恰巧趕往金華……下榻蘭若寺。這個寺廟宇、佛塔建筑壯麗,周邊卻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蒿草。恰逢朝廷派來的學府官員來視察,城里的客棧價高,寧采臣就想著在寺中借宿,于是,他一邊散步一邊等著寺中的僧人回來。從此,寧采臣遇見了聶小倩,開始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情緣。
聶小倩是蒲松齡筆下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多情角色。遙想明末清初,蘭溪便有戲劇大家李漁,蘭陵的故事入了聊齋,誰也不知蒲、李二人因這段戲劇而起了多少淵源。在金華坊間,未經加工的“聶小倩”原版尚在流傳。
閃耀熒屏的
《聶小倩》
這個樸素的金華民間傳說,以傳統的正邪較量的故事脈絡,于平淡中密密麻麻編織出一段人性美與真情美的大網,打動了一代代藝術巨匠。從蒲松齡、李漁等戲劇大家到后來的徐克等著名電影人,聶小倩的故事被一再解讀,一再演繹,一再以嶄新的方式投射人性的兩面和世道的淪變。徐克版的《聶小倩》尤其被贊為經典。柔弱書生寧采臣以其純善的人性底色,喚醒了聶小倩溫良果敢的一面,搖身一變成為女神。惡勢力面前,兩顆同樣善良的心一步步挨得越來越近。這無疑是一種無言的影射,給了在泥濘中跋涉的人以一道相知相守的希望之光和一個精神慰藉。
《聶小倩》經過幾度改版拍攝,由黃沾作詞作曲的主題曲卻不曾改變。“人美夢似路長,路里風霜風面干,紅塵里美夢有幾多方向,找癡癡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人生是美夢與熱望,夢里依稀依稀有淚光,何從何去去覓我心中方向,風仿佛在夢中輕嘆路和人茫茫;人間路快樂少年郎,路里崎嶇崎嶇不見陽光,泥塵里快樂有幾多方向,一絲絲夢幻般風雨路隨人茫茫,絲絲夢幻般風雨路隨人茫茫……”黃沾的歌詞透露了《聶小倩》之所以打動千萬人的秘密,這段婺城千古情,看似一段尋常愛情故事,卻從來不只是愛情本身而已。
坊間傳說中的
《聶小倩》原型
相傳明嘉靖六年,窮書生曾榮到金華考秀才,因為家境貧寒,就住在了金華城西的一家荒野客棧。半夜里忽然風起,曾榮起身關窗,竟發現地上多了個十五兩的銀元寶,曾榮想是誰不小心落下的,就把它放在了門外。不久,又是一陣風,這回多了個更大的金元寶,曾榮覺得奇怪,但也沒多想,還是放到了外面。第二天晚上,曾榮正打算就寢,一轉身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坐在了自己床頭。少女有風塵之舉,曾榮惱怒,把那少女趕到了門外。
連續四天的考試結束,就在曾榮打算離開的前一晚,忽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那晚來過的少女。少女自稱聶小倩,被葬在荒野,被這附近的一個千年老妖脅迫以色害人。因覺得曾榮是個真君子,小倩不忍害他。可那千年老妖當晚必定親自來捉他,小倩偷偷趕來提醒。
曾榮一聽,十分害怕,問聶小倩討主意。聶小倩告訴他:“在你對門住著的是個道士,道行很高,和他住一起可以免去此劫。”曾榮慌忙謝過聶小倩,便隨手抓起包袱敲響了對門。對門那道士似乎早已料定曾榮會來,連床鋪都安排好了。
到了半夜,忽然院子的大門被重重地推開,進來很多人,都提著白燈籠。最后進來一頂八抬大轎,抬轎的都是十七、八歲的少女,小倩就在其中。只聽轎子里的人讓小倩去把那書生抓起來。小倩推開對門后出來,說里面沒有人。隨后,那轎里飛出來一個黑影,到了那道士窗前輕輕一點,窗就開了,這時道士掛在墻上的寶劍從金盒里飛出來刺向那老妖。道士說那老妖已經受了重傷,三年內再不能作怪,讓曾榮回去睡。
曾榮戰戰兢兢地回到對門。天蒙蒙亮的時候,聶小倩又來了,求他把她的尸骨帶走,就可以不被脅迫去做壞事,少作孽。曾榮當即答應下來,還把這事告訴了道士。道士有意助他一臂之力,送了他那把寶劍,還和他結拜為兄弟。
天一亮,曾榮就帶著尸骨啟程回了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聶小倩的尸骨埋在了自己臥室的窗臺下,擔心母親害怕,就沒敢告訴她。小倩感激曾榮,就在夜里陪曾榮讀書,端茶送水送點心,照顧得很周到。
日子久了,曾榮母親發現兒子一個人在房間里跟人對話。老人家就來問曾榮是怎么回事。曾榮這才一五一十告訴了母親。母親也是善心人,竟也很支持他,還收拾了個屋子,讓小倩住下。小倩很是感激,就更加耐心勤懇地操持起家務。久而久之,小倩和曾母竟親似母女。曾母開始了小倩的還陽計劃,先讓小倩喝粥,后改吃飯。
過了三年,小倩竟和常人少有區別。曾榮也到了快要參加鄉試的時候。忽然有天晚上,那老妖派來使者抓小倩回去的。只見那寶劍閃電般飛過去將那使者給滅了。曾榮猜想小倩的行蹤已經泄露,正害怕那老妖親自來抓小倩回去,便瞧見遠處道士騰云駕霧而來。當天晚上,老妖果然到了曾榮家,道士口念咒語,收了那老妖。
道士離去后,曾榮赴考,又中了個解元,回來便與小倩完婚。一年后,小倩生下一子。曾榮后又進京趕考,中了進士。二十年后,曾榮和聶小倩的兒子中了個狀元,終究是善人善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