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必須牢牢把握“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全面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事業全面發展的社會,要在立足大局的基礎上,確保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全面發展。對當前婺城而言,就是要在主攻工業的同時,繼續大力做好農業、三產的發展文章,著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就是要在突出抓好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兩座“新城”建設的同時,繼續深入推進以美麗鄉村為龍頭的新農村建設,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明顯的制約瓶頸;就是要在做大做強經濟實力的同時,繼續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全面改善民生保障,著力打造一個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五是必須始終堅持“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真抓實干就是要有積極負責的精神,矛盾和困難只會在回避中激化,只有在面對中化解,必須堅決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極心態,堅決摒棄小進則滿、小富即安的驕傲情緒,以所向披靡的勇氣狠抓落實。真抓實干就要有主動深入的鉆勁,任何工作,主動落實才能搶抓發展機遇,被動應付只會貽誤發展大局,該干的工作要主動干,該擔的責任要自覺擔,切實把職責履行到位。真抓實干就是要有鍥而不舍的毅力,抓工作落實,就是要堅定而不動搖,堅忍而不懈怠,不達目的不罷休,切實提高工作的執行力,用強有力的工作落實來保證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和戰略措施
全面建成惠及全區人民的小康社會,全力推進現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任務光榮艱巨,工作千頭萬緒,要上下一心,集全區黨員干部之智慧,聚全體婺城人民之力量,真抓實干,攻堅突破,加快推動“五個跨越提升”,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堅持調整優化,推動區域整體功能跨越提升
堅持以“一帶、兩城、三區、四園”的空間布局為構架,更加注重區域發展的聯動性、均衡性和協調性,加快從形態建設向功能開發轉變,增強各板塊的產業集聚力、要素吸納力和項目承載力,逐步提升新型城市化水平。
一是加強區域聯動,充分發揮核心功能。婺城作為中心城市核心區,擁有便捷的對外交通體系,要充分發揮好區位優勢,主動與浙中城市群發展同步,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經濟圈。要勇于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大膽探索區域合作新領域,根據“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發展原則,不斷拓展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加強與城市群內部的協作。要主動對接金義產業帶和金蘭產業帶,接軌義烏和永康兩大市場,積極開拓與毗鄰地區在基礎設施、信息平臺、旅游開發、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的合作,加強在科技要素、人力資源、信用體系和政府服務等方面的對接,努力推進區域聯動發展。
二是實施軸線拓展,全力打造黃金一帶?茖W編制好金西大道產業帶開發建設規劃,東西貫兩城、南北拓五鎮,有序推進沿線開發,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構建要素承載能力強、產業集聚程度高、帶動輻射范圍廣的產業承接帶。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建設生態文明為引領,積極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以交通軸為依托,逐步打造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突出軸線視覺引導;以節點開發為基礎,發掘與強化沿線五個鄉鎮的地方特色,加快形成一批特色產業基地;以基礎設施配套為先導,盡快完善相關道路、供水、排污、電力、通訊、綠化等建設;以城鄉環境整治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沿線綜合景觀建設,使金西大道成為展現婺城形象,融產業經濟、民生事業發展為一體的黃金長廊。
三是增強中心集聚,強力推進發展兩城。突出發展新城區和金西開發區,使之富有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承載功能全、社會風尚好、生態環境美的城市基本內涵,打造成為空間集聚效益好、對外輻射能力強、東西交相輝映的兩座新城。婺城新城區要按照“品質新城、效益新城”的目標要求,堅持新城老鎮聯動發展,狠抓商貿服務業,加快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和提升行政中心區塊的行政管理、金融商貿、文教衛生、賓館商住、公交網絡等城市功能,塑造宜居城市形象,加大臨江、柵川、洞溪等工業區塊開發力度,培育產業集群,充分吸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一步集聚人氣和商氣,努力打造一個新的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金西開發區要圍繞“臺地工業、緩坡鄉村、創意九峰、浙中新城”的發展理念,加快黃土丘陵綜合開發,抓好產業集聚區建設,大力推進園區內主要道路城市化改造,不斷完善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做好以峙垅湖水上文化景觀公園為重點的景觀建設,促進商住、文化、購物、娛樂等項目發展,努力建設“四大功能區聯動、一二三產互動、山水田城相嵌、產業環境共融”的現代工業新城。同時,要充分發揮6個鄉鎮工業功能區促進發展、統籌城鄉的重要節點作用,切實加大對工業功能區發展的政策、指標和人才支持力度,實現“2+6”產業平臺的互補、均衡發展。
四是整合旅游資源,不斷完善提升三區。緊緊抓住金華打造長三角旅游休閑地的契機,整合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主動對接周邊縣市的特色旅游項目,優化結構、開拓市場、擴大規模,重點培育提升雙龍風景區、仙源湖度假區、九峰山景區等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核心旅游品牌。雙龍風景區要深入實施以“溶洞水石奇觀”為主題的自然觀光游、以“黃大仙文化”為主題的宗教朝圣游和以“浙中涼都”為主題的避暑度假游,努力創建全國文明風景區和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將雙龍景區打造成為華東地區著名的旅游、休閑、養生目的地。仙源湖度假區要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優勢,努力理順安地水庫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快主景區、景點的建設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旅游產業與商住項目協調發展,結合金華大南山旅游開發規劃,把仙源湖建成一個集休閑、旅游、人居為一體的多功能度假區。九峰山風景區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深入挖掘九峰山豐富的儒、釋、道文化,整合九峰水庫、寺平古村落及塔石、莘畈壟等特色旅游資源,把九峰山景區打造成為長三角達摩文化體驗中心、浙中婺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和金華市戶外運動體驗基地。
(二)堅持轉型升級,推動現代產業經濟跨越提升
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優化結構、內培外引、量質并舉,全力推動現代產業經濟“綠色增長、低碳發展”。
一是提升發展先進制造業。堅持先進制造業的主體地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升工業經濟總量和發展質態。圍繞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以金華新興產業集聚區為主平臺,做大做強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和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醫藥化工、紡織服裝、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裝彩印等五大傳統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發展。堅持扶優扶強,推動生產要素和資源向龍頭骨干企業集中,政策向龍頭骨干企業傾斜,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將上市作為實現企業發展升級的重要途徑,支持優勢企業上市。堅持抓大不放小,鼓勵小企業圍繞主導產業,積極開發配套產品,與規模企業錯位競爭、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梯隊效應”。要強化服務,落實政策,合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等難題。加快萬里揚等投資超5億元重點項目的建設,實現早竣工、早投產、早達產。制定和落實激勵工業大項目引進的優惠政策,切實發揮區域政策洼地、投資高地的效用,高標準招商選資,瞄準央企和跨國企業,做好項目或產業承接準備,努力做到引進一個大項目,成長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批企業集聚。加強企業與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大對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的政策支持,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爭創省市名牌產品,引導出口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