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思想觀念 發展生態經濟
沙畈鄉芝肚坑村社區便民代辦站日前正式掛牌成立,村民傅方水開心地說:“我們村距鄉里有30里路,辦事很不方便,現在好了,可以直接在家門口辦事了。”
據介紹,這是芝肚坑村為創建市精品小區而推行的一項新舉措,推行標準化社區規范管理,方便村民辦事。地處偏遠山區的沙畈鄉芝肚坑村要爭創市精品小區?帶著疑問,記者來到沙畈鄉政府一探究竟。“解放思想不僅是干部需要,黨員需要,村民也需要。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促進村民增收,讓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在現在這個時候尤為重要。”該鄉黨委書記湯云飛的一句話打消了記者的疑慮。據了解,在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該鄉提出了以虛促實、推陳出新、創新特色的方針,根據沙畈現有資源,把引導村民致富,方便村民辦事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來努力,用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帶動群眾發展產業,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
沙畈鄉是省級生態功能涵養區,環境優美,資源豐富,少數干部養成了靠山吃山,固步自封的習慣。“現在還有一些干部存在誤區,認為山區鄉鎮只要抓好計劃生育和社會穩定工作就行,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發展的理念,促進全鄉科學發展。”湯云飛表示。對此,該鄉在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分鄉干部、村干部、普通黨員三個層面來開展討論。其中鄉干部圍繞“如何挖掘山區優勢,打造生態經濟”、“如何提高百姓創家業信心”等六個議題進行討論;村兩委圍繞“如何壯大集體經濟”、“如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如何提高村民幸福指數”等五個問題開展討論;普通黨員圍繞“如何轉變觀念,提高勤勞致富的本領”、“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促進村風文明”等三個問題展開討論,在鄉、村兩級中營造解放思想的濃厚氛圍,探討如何發展山區經濟、推進村民致富的方式舉措。
黃壇村油茶資源豐富,去年,該村成立了一個100畝的油茶高產示范基地,對油茶進行低產改造,經過改造,每畝能增產近5公斤油,增收近400元。今年油茶高產示范基地準備再擴建300畝。對此,黃壇村書記唐學山說:“以前大家守著金山愁飯吃,覺得種植油茶沒什么出路,還出現過砍了油茶樹當柴火燒的現象。去年茶油價格達到了每公斤40元,而且銷售很好,現在種植油茶成了村里一條新的致富道路。”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開始后,針對如何引導村民致富,黃壇村開始在油茶深加工和擴大銷售上下功夫。前不久,沙畈鄉組織了某油茶加工企業到油茶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初步達成了合作的意向,并準備在沙畈鄉成立一個有機山茶油基地。“如果能夠合作的話,油茶采摘后由企業直接收購,村民就不用擔心銷售出路問題了。”唐學山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