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盧曉飛)近日,記者走進婺城區沙畈鄉鄒氏石蛙飼養基地,探尋一項特別的嘗試——讓東北特有的高營養兩棲動物林蛙,在江南水鄉“安家落戶”。
“林蛙營養價值高,雌性林蛙成熟后一斤能夠賣到240元。”養殖基地負責人鄒建勇一邊安裝林蛙休息的竹條,一邊介紹。鄒建勇告訴記者,他在蛙類養殖領域深耕十余年,對石蛙養殖頗有心得。此次涉足林蛙養殖,源于他偶然關注到相關市場,決定大膽嘗試。
鄒建勇介紹,“北蛙南養”首要的挑戰是氣候環境,其中林蛙能否安全越冬尤為關鍵。為此,他早在兩年前便開始調研試驗,在沙畈鄉引入東北林蛙進行越冬測試。初期因對林蛙習性了解不足,曾遭遇林蛙大面積死亡的挫折。但是他迅速查明原因,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并積極尋求外部智力支持,之后與浙江師范大學的專業團隊達成合作。經過嚴謹測試,確認了林蛙在沙畈當地安全越冬的可行性。“今年購買的8萬多顆林蛙卵,已有超7成順利完成從蝌蚪到幼蛙的變態發育,整體養殖態勢良好。”鄒建勇說道。
走進林蛙養殖棚內,科學管理的細節處處體現:模擬水陸兩棲環境的水池、實時監控溫濕度的儀器、保障水中溶氧的氧氣泵……這些共同為林蛙營造了適宜的環境。“沙畈優質的水源是蛙類養殖的天然優勢,棘胸蛙對水質要求極為苛刻,在這里都能健康生長,林蛙自然也不在話下。”鄒建勇信心十足地表示。
“林蛙養殖的難點集中在變態期和越冬期,若能順利度過這兩個階段,后續管理便相對輕松。”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碩士李晗為該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持。她告訴記者,林蛙雌蛙輸卵管富含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性激素,藥用價值極高。目前,雌蛙售價每斤約240元,其輸卵管干制品每斤價格高達3600-4000元,雄蛙每斤也有35元的市場價。“待養殖技術成熟,我們將探索單性育種,提高雌蛙比例。”李晗說道。
從“北蛙南養”的創新構想到初具規模的養殖試點,沙畈鄉正依托科技賦能和生態優勢,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