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假期,婺城文旅再次出圈。安腳村的雷迪森莊園,如桃花源般的美景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巖頭村如詩如畫的藝術業態,生態優美的民宿風景,讓人流連忘返;位于白沙溪畔的新昌橋村,推開窗就可見清溪潺潺;走進塔石鄉民宿小院,但見廊下晾曬著串串紅椒,窗欞邊點綴著樸拙的竹編器皿,游客圍坐小院中品味新炒的春茶,清香與煙火氣交織彌漫——這已非昔日隱于深山的村落,而是一幅被民宿經濟點染的鄉村新畫卷。
如今,行走在婺城,所見是風煙俱凈、巖山俊秀,婺城以民宿為筆,正于歲月長卷上勾勒著鄉村振興的嶄新輪廓。
鄉村民宿產業在婺城山野間扎根生長,不僅使沉睡的農舍煥發生機,更成為撬動鄉村經濟躍升的強韌支點。坐落于北山山腰處大嶺村的民宿群,白日可眺望金華城市全貌,晚上可觀天際、細數北山繁星。這些民宿群將昔日閑置的老屋精心改造為風格各異的旅居空間,讓曾經沉寂的村落煥發新活力。
更為可貴的是,民宿的繁榮催生了“民宿+”產業鏈:村民自種的果蔬、手工制作的土產、散養的禽畜等農副產品被賦予新的市場價值;村中婦女重拾的藍印花布技藝、傳統竹編手藝也借民宿展銷平臺煥發新生,成為游客愛不釋手的伴手禮。民宿如一條金線,將沉睡資源與廣闊市場巧妙融合,織就鄉村共同富裕的錦繡圖景。
當然,民宿之魅力遠不止提供一方棲身之所,更在于它成為地方文化得以鮮活呼吸的載體與窗口。婺城文化積淀深厚,婺劇唱腔高亢激越,婺州窯薪火相傳,金華火腿咸香悠長……這些文化瑰寶借由民宿這一現代空間重新演繹。那些精心布置的“婺劇主題房”,讓婉轉曲韻在游客休憩時悄然入耳;陳列著傳統婺州窯作品的展示角,無聲訴說著泥土涅槃為藝術的神奇;民宿廚房里飄散的獨特鄉野醇香,則成為最令人難忘的味覺記憶。民宿已超越簡單住宿功能,升華為一間間微型卻生動的“活態文化博物館”,令傳統在流動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我們期待并相信,民宿如散落于青山綠水間的點點薪火,已點燃經濟引擎,照亮文化傳承之路,并持續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