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奮不顧身的一跳,是我們婺城人的驕傲”“看得我熱淚盈眶,為鄭大哥點贊”……連日來,婺城區白龍橋鎮鄭陽村村民鄭志軍勇敢一跳,躍入5米深潭救人的視頻令不少網友動容,紛紛留言點贊。中央、省、市媒體紛紛報道,稱贊金華再現“孟祥斌”式救人英雄。
鄭志軍是我們身邊的平凡好人,卻在危難時刻創造不平凡。在婺城,無數普通勞動者用挺身而出的勇氣、守望相助的溫情、凡人微光的傳遞,匯聚成婺城主城崛起的精神力量。
一
好人文化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底蘊,集中展示著當代中國精神。新時代,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下,“好人”這個閃光的詞匯,詮釋著道德品質的嶄新內涵。
婺城是一座文脈悠遠、崇德向善的千年古城,也是風清氣正、暖流涌動的文明之城。近年來,婺城區厚植“婺城好人”土壤,多角度搭建“好人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推動從一個好人到一群好人,觸發精神文明建設的“蝴蝶效應”。
5月12日23時30分許,一則關于搶救高鐵急性心梗乘客的新聞在CCTV13《24小時》播出,事情發生在金華站,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5月10日傍晚,G2109次列車離開義烏站,朝金華站出發,列車開動后沒多久,一名老人突發心梗,情況急轉直下,很快就失去了意識。乘務員立即通過廣播緊急尋醫。正在車上的金華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鐘鳴聽到廣播后,第一時間沖至老人身旁實施心肺復蘇。在乘務員、乘警的緊密配合下,搶救“生命通道”迅速打通,為后續120急救爭取了黃金時間。經及時救治,老人恢復心跳,感動地連聲道謝:“太幸運了!金華人好,浙江人好!”
“一個好人帶動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溫暖一座城”。連日來,婺城大地持續上演感人事件:婺城村民鄭志軍縱身一躍;婺城“包子男孩”與交警之間的雙向奔赴;金華市環城二小與四川道孚縣銀恩一村小學跨越千里的愛心接力……婺城是一座溫暖的城市,城市處處涌動著的凡人善舉,善意與美好在這里生根發芽,滋養著每一顆向往溫暖的心。
近年來,婺城區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積極營造“好人”文化,不斷激活文明細胞、打造文明標桿,努力開創共建共享文明工作新局面!昂萌爽F象”以滿天繁星之勢托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境界,畫出前行的最大“同心圓”。
截至目前,婺城已涌現出5名中國好人、37名浙江好人、135名金華好人,1名全國道德模范、2名省級道德模范、11名市級道德模范。無論是獲獎等級還是獲獎人數,婺城均在金華全市名列前茅。這組鮮活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好人之城”的精神魅力。越來越多的好人讓“小城大愛”的城市品格愈加彰顯。
二
時代的進步需要深入人心的道德力量來引領,“好人文化”就是這個時代平凡、樸素的精神,也是這個時代深沉、持久的力量!版某呛萌恕北澈,是一個龐大的好人群體,是一片崇德向善的道德高地。
好人文化,是真善美的力量!暗轿壹颐赓M領包子,每人100個!弊罱,婺城“包子男孩”周子騫的一句純真童言火爆網絡。幾天前的晚高峰,一場暴雨突然襲來,金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婺城大隊江北中隊警員申益杰在執勤時,遇到沒帶雨具、冒雨奔跑的周子騫,于是立即到崗亭內找來一件雨衣給他穿上。告別前,周子騫讓他們到家里的包子鋪免費領包子,次日清晨,還拎著一大袋熱騰騰的包子到崗亭感謝他們。真善美是人們永恒的價值追求,交警為周子騫披上的雨衣,是暴雨中閃爍著的溫情;周子騫遞出的包子,是孩童的純真承諾,是童心里最美的回饋。好人的故事,讓“真善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一個個身邊的具體可感的小事,匯聚成動人心弦的力量,滋養著社會的精神土壤。
好人文化,是照亮他人的光。在婺城這座溫暖的城市里,好人文化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王亮在危急時刻僅用2分鐘就成功挽救了一家四口的生命,被譽為“教科書式的救援”;28年間,“金華好人”劉世玉通過希望工程資助20多名麗水的困難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累計捐款超100萬元;“中國好人”宋園春熱心公益事業,退休11年來,先后參與各類調解2600余場次;保潔員施美仙拾金不昧,歸還20多萬元財物……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好人,就像一盞盞明燈、一束束光亮,每一次伸出的援手、每一個溫暖的舉動,都在傳遞著向上向善的力量,照亮他人,也照亮整座城市的前行之路。
好人文化,是城市的軟實力。城市的發展,不僅體現在高樓大廈的崛起、經濟數據的增長,更在于文化底蘊與精神品格的塑造。今年是金華雷鋒事跡館成立15周年,5月8日,婺城區白龍橋鎮金奧社區學雷鋒事跡展館開館,該館是“雷鋒老人”曹榮安老人捐贈雷鋒主題藏品創辦的第29個雷鋒事跡展館,也是金華市區首個社區學雷鋒事跡展館!袄卒h老人”曹榮安四十余載如一日傳播雷鋒精神,從一個人的堅持到一座城的傳承,好人文化深深融入城市血脈。“好人文化”塑造出婺城獨特的人文氣質,讓城市擁有了精神辨識度,這種源于道德的力量,正轉化為吸引人才、凝聚民心的強大磁場,為城市發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動能。
三
一個人做好事是動人的個例,一群人傳遞善意則凝聚成溫暖的文明現象。在婺城,越來越多普通人用行動書寫著“好人文化”的生動篇章,讓向善向美的力量在城市肌理中澎湃生長。
禮遇身邊好人。鄭志軍英勇救人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婺城“好人幫幫團”、市民與志愿者代表紛紛帶著鮮花、水果等慰問品登門看望。中國好人曹榮安更帶來一份特殊禮物:一等功臣孟祥斌畫像與“雷鋒獎牌”,這份跨越時空的善意傳遞,讓“好人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光。人好亦是軟實力,好人如炬聚流量。婺城正以創新方式講好新時代好人故事,通過系列禮遇活動讓“德者有得”成為鮮明價值導向,讓文明新風浸潤城市每個角落。
營造向善氛圍。“山山家”王平堅持公益近20年,從捐贈面包到成立學雷鋒小分隊,從個人善舉到群體行動的轉變,正是凡人善舉匯聚成文明力量的生動體現,讓婺城這座城市充滿溫暖和希望。如今,各類道德模范、行業最美、婺城好人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榜樣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追求轉化為全民的道德追求、道德行為,明月街童歌面館的“一碗愛心面”,羅店麩居面包給環衛工人提供“共享面包”……“學模范、做好人”已成為婺城人的自覺行動,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在生活中踐行善舉,讓崇德向善的文明之花在婺州大地處處綻放。
筑牢精神高地。自2007年以來,婺城區開展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評選活動,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0屆,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誠實守信、見義勇為、鄉村振興、文化耕耘……18載光陰,28個獎項相繼設立,306位“草根明星”熠熠生輝,他們用平凡鑄就偉大,以善行詮釋美德,當善行成為社會風尚,城市必將因文明而更加美好,因道德而更加溫暖。
好人氛圍猶如陽光普照大地,一座溫暖的城市,也必將激發更多善意舉動。越來越多的婺城人將榜樣力量轉化為凝聚“好人之城”的生動實踐,煥發出文明之光。婺城人把微光燭照和凡人善舉融入日常、做在經常、顯在平常,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在無私奉獻中活得自足踏實,在“好人文化”的浸潤中筑牢精神高地,為“主城崛起”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