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盛琳虹)7月8日中午12時許,剛剛結束上午環衛工作的包法田和同事們來到位于婺城區城西街道雙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愛心驛站。工作人員一見他們便招呼道:“熱壞了吧?有綠豆湯,快來喝點兒。”一邊說著一邊手腳麻利地盛出綠豆湯遞到包法田等人手中,又請他們坐下納涼,驅散一上午的炎熱。
“專門為我們這些在戶外工作的人準備一個休息的地方,很好的。工作人員對我們也很好,很熱情,我們很高興。”包法田不善言辭,面對采訪,只是重復著最樸素的言語,表達著對愛心驛站的肯定和稱贊。包法田說,從事環衛工作,每天天未亮就得出工,風里來雨里去,對他來說,主要是熱飯難、喝水難、休息難。愛心驛站開設后,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在位于雙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愛心驛站,不僅有不限量的開水,還有微波爐、空氣炸鍋、桌椅、空調、醫藥箱等。雙龍社區黨委書記孫錚說道:“在去年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時,我們就結合區總工會指導意見,同步完成了愛心驛站的提檔,不僅升級了基礎設施,還為戶外工作者提供早餐、綠豆湯、消暑藥品等,希望能為他們營造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場所,為奔波在路上的人們安一個‘家’。”
為了能給戶外工作者提供更多便利,雙龍社區黨委還發揮黨建聯建作用,探索“社區合伙人服務”機制,鏈接轄區內愛心商家,設立戶外勞動者驛站。
樓婉珍是首批響應的商戶之一,她說:“戶外工作者的工作非常辛苦,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作為市民,我很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作為黨員,我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與此同時,樓婉珍也注意到,雖然自家商鋪門口貼有“愛心驛站”的招牌,但有些人會因為擔心妨礙到店家做生意而不好意思進來。于是,在看見戶外工作者經過時,樓婉珍總是主動打開門請他們進來歇歇腳,還會拿出水果零食等熱情分享,消除他們的顧慮,拉近彼此的距離。
在黨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商家加入進來。“其中有很多商家都是主動報名的。現在雙龍社區已經設立的戶外勞動者驛站就有20多家,之后還將不斷增多。”孫錚欣喜地說道。
據悉,截至目前,婺城區已建成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75家,其中全國最美站點2家、省級最美站點3家、市級最美站點3家,24小時站點7個,建成一批深受戶外勞動者歡迎的基本型、標桿型服務站點,基本實現工會驛站城區“15分鐘服務圈”全覆蓋,并逐步向鄉鎮街道、園區拓展延伸。一個個服務站點儼然是婺城的一個個“溫情地標”,在炎炎夏日,為戶外勞動者撐起一片“綠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