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金雨晴)近日,記者在婺城區下山安居創富工程白龍橋安置小區(一期)項目的建設現場看到,小區完整形態初顯,300余名工人忙碌在外墻涂料粉刷、門窗安裝、室內裝飾裝修等崗位上,爭時間、搶速度,做好項目建設收尾工作。
“項目從2022年9月進場施工,去年9月底樓棟順利結頂,現在項目建設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婺城區城投集團相關工作人員龔國偉介紹,“景觀綠化工作會在6月初開始進場施工,項目預計于年底整體完工。”
婺城區下山安居創富工程白龍橋安置小區(一期)項目位于白龍橋鎮鄭路村,華龍南街南延以東、環鎮南路以北、馬泉線以西、金龍路以南。項目總投資約17.46億元,總占地面積約140畝,總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由23幢高層住宅、1幢幼兒園及相關配套用房組成。小區有包括60㎡、90㎡、120㎡、140㎡四種戶型在內的安置房共1872套,分為南北兩個地塊,其中南地塊新建安置房1028套,北地塊新建安置房844套。
據了解,該小區是婺城區下山搬遷的主要項目之一,擬安置婺城區南部山區飲用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及偏遠高山范圍的山區異地搬遷農民,能夠有效盤活和重新配置山區土地資源、優化城鄉人口布局,推動新型城市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同時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動山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下山安居創富”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項目,每一套新房背后就是一戶家庭對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婺城區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南部山區地勢起伏大、面積廣,在這樣的空間制約下,山區群眾生活發展受限。在這一背景下,自2001年開始,婺城區秉持“搬得下、穩得住、富得起”的移民方針,打響了一場綠水青山中的“突圍戰”。近年來,婺城啟動新一輪“下山安居創富工程”,先后建成湯溪、瑯琊、長山、湯溪南門、上邵、乾西、蔣堂等7個移民新村,扎實舉措、集中發力,提高山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