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戴嘉明)安全生產是底線、紅線、安全線,是抓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今年以來,婺城區應急管理局及相關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各鄉鎮(街道)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管理模式,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到位,徹底整改,進一步推動婺城區安全生產走深走實。
在婺城區城東街道八詠樓社區,這里的網格員們像往常一樣,對所負責的“兩房一店”進行安全巡查。記者看到,巡查員們對沿街店面的整改情況進行拍照備案,同時打開手機掃描張貼在店內的“兩房一店”安全碼,在系統中對已完成整改的項目打鉤。
婺城區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紫陽告訴記者:“我們在‘兩房一店’的消防安全大檢查過程當中,發現房東的主體責任很難來壓實,包括網格員的工作成效也很難進行實時的評價,那么我們就開發了這套‘兩房一店’的數字化系統,通過這套系統,我們的網格員到現場就可以進行快速精準的檢查,并把結果上傳到系統里面,出現的問題可以第一時間發送給房東。”
據了解,在市、區兩級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堅專項行動指揮部的領導下,城東街道作為婺城區“兩房一店”消防安全數字化改革試點單位,以數字化賦能消防安全管理,聚焦安全檢查工作中的痛點與難點。街道依托“十二分制”考核及婺州古城“紅管家”八部門聯席會議機制,探索“兩房一店”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數字化管理新路徑,以居住出租房排查表、生產經營自建房排查表、沿街店面排查表等3張問題排查表為抓手,通過完善四級網格體系,搭建起一個集檢查覆蓋率、整改率、高中無風險三色分類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治平臺。
張紫陽說:“從運行的這一段時間來看,我們基本把轄區范圍內‘兩房一店’的底數摸清,對巡查發現的問題也基本整改到位了。”
目前,通過“兩房一店”消防安全智能治理平臺,婺城區累計排查“兩房一店”24458家。通過可視化展示隱患問題數據,直觀呈現轄區各領域安全生產整體動態,為提升風險管理效率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和決策方向。
在浙江琦琦工貿有限公司,伴隨著轟隆隆的響聲,一處臨時搭建的鐵皮棚被拆除。
據介紹,此前經過執法人員現場核查,發現該處亂搭建鐵皮棚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為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執法人員按照職責,依法對該處鐵皮棚進行拆除。截至當天下午,該處鐵皮棚已全部拆除完畢,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為進一步鞏固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成效,婺城區還將開展對此前安全生產檢查中存在隱患的違法建筑的“回頭看”檢查行動,確保落實整改閉環,切實筑牢轄區安全生產防線。
自安全生產百日整治攻堅行動以來,婺城區創新“十個一”打法,通過開展一次全面安全體檢、健全一套安全管理機制、打造一系列制度成果等,實現安全生產即查即改、邊查邊改和服務復產的全鏈條推進。全區累計排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17.6萬家次,排查整改隱患3.7萬余處,推動安全生產形成環環相扣的良性循環。針對“兩房一店”底數不清、基層閉環不到位等問題,婺城首創“兩房一店”安全智能治理平臺,系統錄入“兩房一店”2.4萬余家,排查整治高風險隱患266個,進一步筑牢“兩房一店”安全底線。同時,婺城區聚焦重點工業園區整體治理,啟動3.8平方公里的馬海地—洞溪片區低效用地整治,推動實現安全生產本質提升,切實做好百日整治成果鞏固的“后半篇文章”。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婺城區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責任感,全面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加快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努力以高水平安全助推高質量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