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梁亞偉 通訊員 胡瑞瑞)近年來,婺城區落實資金政策、科學分配資金、強化財政監督、用好績效評價,多措并舉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對防止城市內澇、改善人居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有連日刷屏預警的臺風“杜蘇芮”、后有擦著我省沿海的臺風“卡努”,近日京津冀的暴雨又在我國華北地區造成了災害影響。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全球氣候極端化,城市內澇發生頻繁,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概念由此而生。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吸納、積存、蓄滲雨水,有效地緩解城市內澇、凈化水環境。2022年起,金華市入選“十四五”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婺城區作為示范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陸續建設了婺江西路西延工程(一期)、婺城新城區污水零直排等29個項目的海綿城市部分,為老舊小區、公園、市政道路配套了海綿專篇,隨著海綿城市項目陸續建成,聯網成片,將發揮其緩解城市內澇、改善城市水環境的調節作用。
“賓虹西路立交橋積水點位于賓虹西路與滬昆鐵路的交叉點,由于鐵路穿插造成立交橋輔路地勢低洼,每逢大雨就會雨水積聚,水深可達半米,不僅嚴重影響交通,盲目通行甚至會危害人身安全。行人、非機動車輛只能繞道而行,給百姓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區財政局工作人員介紹道。在區財政資金支持下,該積水點通過改造兩側輔道的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疏通雨水管道,更換了大排量的水泵,實現了雨水的“蓄與排”,保障了交通的暢通。
據了解,2022年,婺城區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總投資16240萬元,區級財政投入6630萬元,向上爭取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資金7550萬元,更是位列三區第一,全力保障了我區海綿城市各個項目有序推進。在2023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財政部組織專家對2022年海綿城市建設示范補助資金的績效評價中,金華市是全省唯一一個績效等級評價為A的城市。
2023年,我區計劃實施長湖灣實驗學校、婺城區中醫院建設項目等海綿建設項目,進一步擴大了城市教育項目、公共衛生類專篇范圍,以點帶面,系統化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截至2023年6月,我區已爭取上級資金3900萬元,下一步,區財政將繼續全力助推我區海綿城市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讓我們面對雨水更有信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