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也是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漫步婺城街頭,服務窗口“軍人優先”的字樣令人倍感溫馨,紅色旅游研學傳遞著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雙擁文化長廊彰顯著濃厚的擁軍氛圍……尊崇關愛軍人已經成為婺城各界的共識。當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的號角吹響,千萬婺城兒女正用熱情和行動續寫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講好雙擁故事共建和諧社區
近日,婺城區城北街道黃泥嶺雙擁社區組建起了一支雙擁廣場舞隊,轄區內的軍嫂軍媽們一起伴隨著節奏歡快的音樂聲起舞,不僅加強了鄰里間的溝通交流,也豐富了軍屬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駐地官兵及家屬的幸福感。
黃泥嶺雙擁社區成立于2023年1月,作為全國第二個專屬雙擁社區,也是東部戰區首家軍地共建雙擁社區,該社區秉持“軍民融合、互惠互利,造福軍嫂、服務部隊”的原則,努力打造服務優、效率高、特色亮、品牌響的雙擁示范社區,真正讓部隊放心、軍屬安心。
走進黃泥嶺雙擁社區,只見軍人家屬司法關愛調解室、軍人子女心理輔導站、軍營圖書角等功能一應俱全。社區自成立以來,不僅聚集軍嫂、軍娃、軍屬的精神、思想、心理,開展了“十佳軍嫂”“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還多次聯系婦聯、團委、學校以及社會相關青年社團組織,與部隊定期開展軍民聯歡系列主題活動,為年輕軍人搭建鵲橋,使他們能安心扎根軍營、獻身國防事業。到今年初,社區已促成近30名軍人進入戀愛,部分軍人更順利步入了婚姻殿堂。
這只是婺城區加強軍人軍屬服務保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實例之一。婺城區地處浙江之心,是金華市中心城區、金義都市區的核心區,也是金華市本級雙擁模范城創建的主陣地。在這里,不僅社區用實際行動關心、溫暖軍人軍屬,還有越來越多的婺城市民、企業、社會公益性組織等民間力量加入雙擁大潮。
厚植愛國底色校準“精神坐標”
“收藏需要交換,收藏能夠傳承,收藏見證史實,收藏就是奉獻……”在位于市區八一北街1116號的金華雷鋒事跡(文化)館里,今年85歲的曹榮安已經堅持學雷鋒、做雷鋒40多年。在他的帶動下,該館逐漸發展成為婺城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張閃亮名片,成為基層黨支部、社團組織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必去場所。
金華雷鋒事跡(文化)館于2010年5月開始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約430平方米,共分為“學習雷鋒美麗人生”“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兩個展廳。13年來,曹榮安老人先后投入100余萬元,聘用員工辦無假日館,借助期刊、宣傳畫、紀念章等3萬余件雷鋒主題藏品和紅色歷史藏品,為工人、農民、中小學生以及機關部門、社區群眾等講述雷鋒精神。據統計,在今年的“學雷鋒紀念日”前后,該館共接待各級團隊和單位4000余人次。
今年是曹榮安退休的第25年,擁有57年黨齡的他,先后榮獲全國銀行業學雷鋒標兵、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中國好人、金華市最美擁軍人物、金華市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金華雷鋒事跡(文化)館也被授予了“浙江省國防教育基地”“金華市紅色研學基地”“金華市青少年快樂成長實踐基地”“金華市社會化擁軍宊出單位”“婺城區雙擁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拓展服務陣地關愛軍人健康
時代變遷,抹不掉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近年來,婺城繼續完善雙擁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全面拓展服務陣地,切實讓醫療擁軍成為了“看得見的優待”。
今年4月,婺城區擁軍醫院在金華廣福腫瘤醫院掛牌成立。這是婺城區踐行“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務實之舉,也是社會化擁軍工作向更多行業領域拓展、持續走深走實的又一成果。
在這里,現役軍人、復員退役軍人、重點優撫對象可以享受優先掛號、就診、檢查、付費、取藥、住院服務。1-6級的傷殘軍人住院,自費部分醫院會給予一定優惠,甚至還會發放餐補。醫院的個性化優待服務覆蓋了陪同化驗檢查、專設擁軍病房、特需對象入戶巡診等門診服務、住院服務與院外延伸服務。
據悉,自2003年以來,該院堅持為干休所的離退休干部提供免費的定期駐點巡診、健康咨詢等服務,惠及一萬余人次;2013年以來,堅持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進行傷病鑒定工作,完成傷病鑒定千余人次;為現役軍人及家屬、退役軍人、重點優撫對象提供住院醫療服務500余人次。
樹立家國情懷培養強國少年
用心、用情做好雙擁工作,不僅體現在一座城市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上,還落實在具體的點滴行動里,貫穿在青少年群體的國防教育中。金華市站前小學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走進金華市站前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耳畔傳來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歌詞里藏著的革命故事常常激勵著學生勇敢面對挑戰,也給這所校園增添了無窮的精神力量。另一邊,學校精心修建了軍事訓練中心,每周邀請專業教官指導各類軍事訓練,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此外,該校圖書室收藏了5000余冊國防教育圖書,激勵青少年們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努力學習成才,今后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防教育是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建立情感認同的關鍵教育。該校積極履行國防教育重任,引導全體師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于今年4月被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部授予“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榮譽稱號,并獲評“金華市社會化擁軍成績突出單位”。
打造主題公園擦亮尊崇底色
時值初夏,綠蔭漸濃。金華鐵路文化公園矗立在“二七”區塊喜迎八方賓客。“公園的建設讓我們在閑暇散步之余,還能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國防教育,很有意義。”自建成后,這里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前來參觀,成為了見證婺城區雙擁工作碩果的重要窗口。
步入金華鐵路文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送兵文化陣地。驕陽透過搖曳的香樟樹葉灑向地面,寫著“軍愛民,民擁軍”六個紅色大字的擁軍石靜臥樹下,一旁的雕塑還原了胸戴大紅花的新兵戰士準備奔赴遠方的情景。乘坐“雙擁幸福號”小火車出發,行至公園的北入口廣場,便來到了幸福文化陣地,這里擺放著軍人攜妻帶子的幸福家庭雕塑,并在新時代引入婚禮業態,見證更多軍人牽著心儀的女孩一起走向幸福港灣。送糧文化陣地則坐落于金華軍糧供應站的舊址,園區依托火車車廂在此打造了雙擁文化長廊,漫步其中,十大英模的光輝事跡熠熠生輝。
提到鐵路文化公園,就不得不提鐵路文化館。該館自2021年3月26日開館以來,已接待青少年、中老年以及武警部隊、政府企事業單位等游客超10萬總人次。作為園區重點打造的雙擁文化游覽場景,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也記載了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深故事,目前針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士兵提供免預約參觀服務。
巍巍北山,見證擁軍本色;悠悠婺江,高唱愛民贊歌。近年來,婺城區將雙擁工作視為黨政軍共同的政治任務,持續鞏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廣大軍民也將團結一致、勠力同心,推動地方發展與國防建設同頻共振、互促雙贏,繼續譜寫新時代婺城雙擁新篇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