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國國家柔術隊訓練基地”“中國國家柔術隊人才基地”落地金華水上運動中心,賦予大型體育場館新的作用和功能。
作為省第十七屆運動會新建場館,金華水上運動中心總投資6億元,規劃總用地面積208畝,場館建設用地面積95畝。
省運會后,婺城區第一時間啟動場館再利用工作,多方努力引進國家隊訓練基地、人才基地,迅速轉換賽道,全力盤活省運留下的優質資產,使其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一座體育中心造就一座新城。事實上,接到省運會承辦任務后,婺城區就緊扣賽后利用需求,堅持“規劃先行”思路,將規劃重點放在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方面,讓場館在建成時就擁有“面向未來”的資本。
在此次引進國家隊訓練基地、人才基地的同時,賽后利用的藍圖已然打開。后續,婺城區將加大柔術運動推廣和普及,逐步建立和完善體育運動競賽體系,全力爭創省體育現代化區、國家水上國民休閑中心,全面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借助周邊配套酒店、水系、交通優勢,培育以“體育+”為核心的產業經濟圈,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舉辦高規格的大型運動會,對城市形象和功能提升的意義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在賽后妥善運營和有效利用體育場館,保證場館不被閑置,是所有舉辦過大型運動會的城市必須面對的“世界級”難題。
如何讓城市在“后省運時代”不只留下宏偉的體育場館?婺城區采用場館規劃建設與賽后運營相結合的方式,致力于以體育賽事的舉辦、以體育資源的集聚,帶動相關產業鏈,使這一寶貴的社會公共資源,真正惠及體育事業的長期發展,不失為探索場館賽后利用的一劑“良方”,為其他場館提供了借鑒和參考作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