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迎亞運”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在婺城區竹馬鄉方下店村體育公園火熱開賽,共有來自全國10個省市23個地區的36支門球代表隊、339名運動員參加。
經過3天150場緊張有序的比賽,在全體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切磋了球技,交流了感情,提高了技藝。比賽開始時,大家懷著憧憬,從五湖四海來到美麗的婺城。比賽過程中,大家感受了婺城的熱情、美麗,收獲了感動、快樂,讓比賽成為了友誼的橋梁。賽事結束后,婺城區將繼續發展“體育+”鄉村經濟,以門球、運動場帶動賽事,以體育賦能鄉村,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用專業“醫”路守護
7月22日上午,“迎亞運”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在婺城區竹馬鄉方下店村體育公園開幕,比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近年來,門球運動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頗受老年群體喜愛。門球,是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擊球穿過鐵門的一種室外球類運動,規則易懂、運動量小、安全、戰術多變,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參與,尤其是中老年和青少年。雖然,門球運動幾乎不涉及身體的碰撞和激烈的競爭,但是,炎炎夏日中,竹馬鄉衛生院還是為此次比賽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在醫療保障上一路堅守。
上午10點,第二場次的門球比賽開賽。比賽中,一位小運動員不慎被運動中的門球擊中腳踝。醫護人員得知情況后馬上趕到賽場,將其扶至空曠陰涼的地方,幫他脫下鞋襪檢查傷口,并進行處理。為了消腫、止痛并及時止住可能的出血,醫生將冰袋用繩子固定在受傷部位,先做冷敷處理,以便后續進一步治療。
竹馬鄉衛生院的程醫生在小運動員受傷后一直陪伴在側,及時關注傷情。“我們在這里先進行了簡單的處理,如果后續觀察到傷口更嚴重或者有骨折的情況出現,我們救護車就停在門外,隨時都可以送去醫院。”程醫生說。
因為受傷的小運動員下午就要參加比賽,大家比較著急,領隊提出使用云南白藥快速治療。面對領隊和教練的問題,程醫生耐心地解釋,“目前來說,冰敷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里面有出血、腫脹,冰塊是最有效的,云南白藥在治療扭傷的時候反而活血,不利于恢復。”
程醫生說,他們準備了云南白藥氣霧劑、藿香正氣水等常用的急救藥,以及紗布、酒精、冰袋等外傷包扎用品,以備不時之需。早上的比賽中,有幾位小運動員出現了輕微中暑的情況,在及時給他們服用藿香正氣水,并讓他們在配備有空調的救護車內休息一段時間后,小運動員們很快就恢復了活力。
本次賽事的醫療保障組負責人表示,全組醫護人員將時刻守護,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急救事件,保障比賽期間運動員、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人的身體健康。
妙筆生花繪門球風采
受主辦方邀請,浙江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嘉興市門球協會藝術顧問毛根甫來到此次“迎亞運”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指導孩子們用畫筆繪門球主題作品,用藝術展現體育精神,傳承門球文化。
一步入門球場,就看到左側的一個攤位,毛根甫正在帶著孩子們一筆一劃地填色。
農民畫是人民大眾的藝術,融合了農耕文化和民間藝術傳統,具有鮮明的特點。毛根甫運用西方畢加索的藝術風格創作,用色大膽、構思新穎、手法夸張,加上以傳說、民俗、節慶、生活為素材,生動的鄉村新故事躍然紙上。“五顏六色真好看。”一個孩子興奮地說著,畫作鮮艷、多樣的色彩吸引了不少孩子駐足。
門球藝術沙龍區域的創作區內,有四五個孩子圍著毛根甫,一邊提問,一邊不停上色,毛根甫和孩子們有說有笑地一起創作。
“我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載體來傳播我們嘉興的農民畫,讓它被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同時,我非常愛好門球,我也有很多以門球為主題的作品,希望用畫作來展示門球這項運動。”毛根甫說,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金華,更是第一次來到婺城,“我在來之前,參考別人的照片,用了兩天的時間創作了一幅以‘八婺’為主題的作品。但是,我來到婺城之后才發現,婺城山水、風景遠比照片上的美麗、生動。”毛根甫贊嘆婺城的風采,也贊嘆婺城人民的熱情好客。
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毛根甫也是一名門球愛好者,他希望將來農民畫藝術和門球可以進一步走入校園,讓祖國的花朵們更了解農民畫和門球,在感受藝術的同時,運動起來。
公平公正守門球之美
7月23日,“迎亞運”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賽場上除了身穿馬甲、全神貫注的青少年運動員們和運籌帷幄的教練員們之外,身著橙色上衣、白色褲子的裁判員們也同樣引人注目。
本次錦標賽的總裁判長、國際級門球裁判員龔鵬智表示,門球比賽正式開始之后,裁判的工作就尤為重要,“門球里面有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比賽的成功與否,開始之后就看裁判員’。”
據悉,本次比賽來自全國各地的裁判員共38位,由中國門球協會指定或從報名的志愿者中選拔。此次門球比賽,遴選裁判員的標準非常嚴格,入選裁判員中,共有6位國際級裁判員和12位國家級裁判員。龔鵬智說,全體裁判員在比賽開始前一天都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實習,統一了手勢動作,熟悉了新的場地,相信這次裁判員一定能以高水準、高標準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和公平公正。
來自寧波的李淑珍就是裁判員隊伍中的一員。李淑珍今年67歲,2008年初次接觸門球,15年中,她一邊參加各種門球比賽,一邊不斷學習、考取裁判員等級,并于2016年獲得一級門球裁判員資格證。李淑珍說,因為喜歡門球,所以再熱再累也要加入到裁判員隊伍中。面對一群青少年門球運動員,她很興奮:“孩子們的眼神都特別專一,特別有活力,讓人看得也熱血沸騰。”
現場,像李淑珍一樣的中老年裁判員隊伍的主力軍。由于門球比賽碰撞少,競爭性對抗少,在中老年人中十分流行,所以,目前的裁判員多為經驗豐富的中老年人。而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6支代表隊、339名參賽運動員參賽,一老一少,一執裁一參與,也象征著門球運動的不斷普及、薪火相傳。
龔鵬智表示,雖然青少年運動員們較好管理,但也要注意執裁方式。本次賽事的裁判員培訓針對執裁青少年競賽群體做出了特殊的要求:在比賽裁定過程中,既要堅持公平公正,也要注意不能打壓孩子們對門球的熱情,要讓孩子們在比賽中充分感受門球的樂趣。裁判員們都十分關心門球的發展,期待門球今后在更多的賽場上出現,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門球、愛上門球、投身門球。
熱血不息!門球之路不落幕
7月24日,“迎亞運”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在婺城區竹馬鄉方下店門球場落下帷幕。賽場上,小運動員們依舊以奮進的姿態,打好本次比賽的收官戰。賽事雖已落幕,但小運動員們還將一直在門球的道路上拼搏、進步。
下午3點30分,乙組決賽在門球場五號場地準時開始,現場座無虛席,許多運動員和門球愛好者圍坐在場邊,討論球場上的“戰況”。乙組決賽中,江蘇省南京市丁家莊第二小學門球隊和昆山市周市小學門球隊進行了較量,比賽開始時兩隊旗鼓相當,雙方球員游刃有余、控制極佳,連連打出好球,引得全場掌聲不斷。最終,江蘇省昆山市周市小學門球隊略勝一籌,摘得桂冠。
賽后,周市小學門球隊隊長楊明浩說:“一路比下來,發現自己在力度、閃帶技術和對場地的適應性方面進步了很多。在比賽開始之前,我也沒有再緊張了,我很信任我們隊,開始之前我就覺得我們一定能拿到第一。”
周市小學門球隊教練李潤欽表示,隊員們每天都在訓練,一星期前剛剛參加了江蘇省青少年門球賽,成績不盡如人意,賽后全隊用了整整一天時間進行復盤、集訓。李潤欽說:“我們總結了過去比賽中出現的技術上、心理上的問題,然后逐一給隊員們分析、解決,集訓完的第二天,我們就來到金華參加全國賽。通過這三天的比賽,我發現孩子們是真的理解了、進步了,我感到欣慰、開心。”
下午4點進行的甲組決賽同樣精彩紛呈。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張溪鄭二小學一隊的小運動員們在前半場失利的情況下,憑借后半場6號小運動員的精彩發揮,力挽狂瀾,拿到球場的主動權,一路高歌猛進,贏得勝利。
除了各組的冠軍爭奪引人注目,還有一支特殊的門球隊也在此次比賽中突破自我。來自金華市婺城區的竹馬鄉中心小學門球隊于去年建隊,球隊利用方下店門球場的資源,在市門球協會的幫助和支持下,持續不斷地訓練。盡管,球隊剛組建不久,小運動員們也缺少大賽經驗,但他們不氣餒,懷著沖勁一路向前。竹馬鄉中心小學門球隊的王教練表示,雖然門球隊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隊員們都很愿意參加比賽鍛煉自己,在大賽中獲取經驗,相信未來婺城的門球隊也會登上全國賽的領獎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