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錚譽 通訊員 張晨曦)近日,婺城區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圍繞“補齊碼、數清房、摸清人、排清事”的目標,以網格為最小排查區塊,以實有房屋為排查的最小單元,按照“一宣、二問、三除患、四建群”的工作模式開展基層基礎排查工作,進一步夯實護航亞運基層基礎。
排查中,社區工作人員遵循“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以“網格”為單位開展“敲門行動”,在人、房核查的同時,同時加大對糾紛隱患、消防安全、治安隱患等事件的排查。
居住在城北街道青年路207號的李師傅系殘疾人,平時生活靠均已80歲的父母照料,為節省開支,其父母基本在家使用液化燃氣鋼瓶燒飯,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隱患。紅湖路社區工作人員在排查中發現該情況后,及時上報城北街道,聯系安排專人安裝煙感報警器,為其一家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同時,紅湖路社區第五網格的網格員俞程發現居住在常安街50號的居民李大爺手臂帶傷,遂上前詢問其近況。原來,李大爺與妻子前一晚因生活瑣事發生口角導致產生家庭矛盾。俞程當即聯系婦聯人員陳長敏一起上門,分別對李大爺與家人進行談話溝通,明曉利害。工作人員通過后續跟蹤了解到,李大爺一家已和好如初。
此外,針對轄區老齡人口較多、學區房交易裝修頻繁的特點,紅湖路社區在排查中聯合城北派出所民警與城北街道執法隊開展反詐、房屋裝修安全知識和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居民自查自糾裝修安全隱患問題,對養老詐騙牢固樹立防范在先、警惕在前的安全意識,形成人人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