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 翁哲寧)日前,參加市兩會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大家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踴躍發言,建言獻策。這其中,也有不少來自婺城的“金點子”“好聲音”。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聚焦科教人才強市,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打造“教育強市”育英才,這一點引起市人大代表、金華市榮光國際學校校長徐錦生的深切共鳴。徐錦生表示,教育是婺城一張“金名片”,婺城教育系統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他建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堅持教育事業的公益屬性,優化布局、補齊短板,同時進一步打造一流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通過厚植婺城教育優勢,響應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為創新發展和人才招引培育安居落戶的沃土。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是全國聞名的“中國茶花之鄉”,茶花產業發展之后,到了2012年,這個不足1000人的村莊就變成了“億元村”,全世界茶花物種最齊全的“國際山茶物種園”也坐落其中。市人大代表、下張家村黨支部書記錢瑞華表示,近年來,市、區大力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振興,加快走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市域實踐新路徑,如今一幅景美人和、物阜民豐的江南幸福圖景正在“八婺大地”徐徐展開。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聚焦鄉村全面振興,著力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深化農業農村提質發展,令人備受鼓舞。”錢瑞華建議,政府部門要著力打造以茶花為主的旅游城市,要用足用好婺城多年來深耕細作、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擦亮具有婺城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特色農業品牌,不斷厚植鄉村發展新動能。
“報告回顧了2022年的工作成績,展望了2023年的工作方向,讓我們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關心關愛,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市政協委員、浙江先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振明表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已經成為戰略共識。
方振明希望,相關部門多途徑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大數字化人才培訓力度,優化數字化人才的優待政策,為金華市數字化轉型儲備足夠的人才。同時,通過產業鏈整合、關鍵技術掌控、股權并購等方式,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和產業鏈主導企業對產業鏈進行垂直整合與橫向聯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突破產業鏈重點短板,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及應用。
“政府工作報告勾畫宏偉藍圖,目標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名在金華的創業者,我感到使命光榮,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來自科技界的委員,金華市海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祎偉認為,這是一份添動力、增實力、聚合力的報告,聽后信心倍增。同時他提出,近幾年,電力緊缺時,企業往往會面臨限電停產。呂祎偉希望,相關部門在現行政策上加大力度引導扶持企業投建光儲一體項目,提升企業自主能源可控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減少缺電對企業的影響。建議市屬國資企業在工業園區內投資建設大型光儲一體項目,緩解工業園區用電缺口,為金華工業園發展提供能源保障。此外,可將地區的新能源發展和“招大引強”相結合,實施全市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
現場,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翔實,催人奮進,他們將緊密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重點工作,履職盡責、主動作為,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的金華篇章貢獻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