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金華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邢志宏代表金華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這份30頁的報告中,全面回顧了2022年的市政府工作,明確提出了2023年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這其中,閃耀著許多婺城元素,共14次提到婺城,讓在場婺城代表們深受鼓舞。
干貨滿滿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讓我們一起盤點“婺城元素”。
1
【報告原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迭代完善疫情防控“七大機制”,科學高效處置每一起疫情,打贏了婺城“4.15”、義烏“8.2”等疫情遭遇戰。
2022年4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區上下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眾志成城、快打快結,成立351個臨時黨支部,組織1.8萬余名基層黨員參與疫情防控,轉運隔離2.8萬人,社會面5天清零,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的遭遇戰。
2
【報告原文】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甬金衢上高速金華城區段、建武高速婺城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項目包括新建滬昆普速線(簡稱“滬昆外繞線”)、義烏至金華鐵路(簡稱“金義三四線”),建設用地規模10262畝,計劃從2023年開始實施至2026年竣工驗收。甬金衢上高速金華城區段項目接規劃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華婺城至浙贛界段,路線全長約38.3公里,主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武高速婺城段項目路線總長為11.788公里,建設工期為2022年至2025年,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的標志性工程。
3
【報告原文】迭代升級科技政策,浙中實驗室掛牌成立,浙江光電子研究院簽約落地,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全面啟用。
落戶婺城的浙江光電子研究院,將與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作,推進“合肥光源”和未來“合肥先進光源”與浙中產業群的融合對接,建設飛地實驗室,驅動婺城科技的創新引領,匯聚光電子科技精英,共同建設金華產業應用大科學裝置,建成國際一流的高端科研平臺,助力浙中科創走廊建設。
4
【報告原文】“交通三圈”加速構建,完成綜合交通投資300億元。杭溫、金甬、金建等鐵路建設扎實推進,杭金衢高速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
金建鐵路婺城段約9.3公里,于2020年12月開工,計劃2024年6月竣工。杭金衢改擴建二期全長136.8公里,連上2018年9月完成八車道改擴建投入運營的杭金衢改擴建一期(杭州至金華)路段以及滬杭高速,首條貫穿浙江的八車道高速于2022年9月建成通車。
5
【報告原文】城市更新“4321”行動全面啟動。婺城長湖灣、金義新區集賢、義烏后宅、永康南苑、武義舊城等42個重點片區改造項目啟動實施,完成城市更新投資940.1億元。
長湖灣片區位于二七區塊以西、東到浙贛鐵路,金華江以北區域,約4.7平方公里。這里是金華主城區最核心的位置,占據得天獨厚的湖景資源,留存豐富的工業遺存。圍繞“品質之韻樣板區”的定位,未來,這里將建設成為高顏值、國際范、煙火氣、文化味的都市活力新區。近年來,婺城區以1391平方公里的大地為基、為95萬婺城人民筑城,啟動建區史上力度最大的12.2平方公里城市更新。
6
【報告原文】婺城、義烏、永康獲評省級特色產業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2022年,婺城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以全面實施“雙強行動”為抓手,全面發力,實現農機工作“一年大突破”的目標,推進全區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產業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畜牧)。
7
【報告原文】實施金華兩頭烏產業振興行動。
金華兩頭烏豬又稱金華豬,是我國首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地方豬種之一。2020年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名錄。自2021年實施金華兩頭烏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以來,婺城以“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做強”為重點,突出金華兩頭烏產業特色化發展、基地化建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切實加強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金華兩頭烏豬的品質、產量、價格和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8
【報告原文】婺城、蘭溪、義烏、東陽、磐安等地啟動建設“四館一院”。
婺城區圖書館、婺城區文化館、婺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四館”及配套設施的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總投資4.6億元,是婺城區自設立以來投資最大、功能最強、品質最高的公共文化項目。項目建成后,婺城區的“四館”總面積和千人擁有面積將躍居全市前三。同時,在規劃時,就已經考慮到“四館”在未來的提升與擴容,安排了6萬平方米的可拓展空間。項目的建成將補齊婺城新城區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的短板。
9
【報告原文】婺州舉巖、磐安“趕茶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名錄。
202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次常會上,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從來自世界各國的46個文化遺產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婺城區國家級非遺項目婺州舉巖茶制作技藝與浙江省西湖龍井茶制作技藝、紫筍茶制作技藝、安吉白茶制作技藝、徑山茶宴、趕茶場等6項國遺一道名列其中。2020至2021年,婺州舉巖茶傳統制作技藝保護單位浙江采云間茶業有限公司在主管單位非遺中心的指導下參與聯合國人類非遺申報。目前,在婺城區羅店鎮鹿田村尚有60畝舉巖老茶園。
10
【報告原文】加快提升市區能級,支持金義新區打造“浙中增長極、未來新中心”,婺城建設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金華開發區打造高質量發展主戰場雙龍風景旅游區打造八婺文化的制高點、金名片。
按照婺城區第八次代表大會的決策部署,近年來婺城大力實施“1483”發展戰略,奮楫趕超爭先,奮進共同富裕,凝心聚力建設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加快快建設動能強勁的“活力婺城”、魅力無限的“品質婺城”、人民滿意的“幸福婺城”、鐘靈毓秀的“水墨婺城”。同時奮力提升“八個能級”,全力打造“八個高地”,即奮力提升經濟能級,打造浙中產業新高地;奮力提升創新能級,打造數字化改革新高地;奮力提升城市能級,打造人居品質新高地;奮力提升鄉村能級,打造共同富裕新高地;奮力提升公共服務能級,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奮力提升治理能級,打造法治建設新高地;奮力提升文化能級,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奮力提升生態能級,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11
【報告原文】開工建設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義龍慶高速金華段、甬金高速改擴建工程、建武高速蘭溪段,提速推進甬金衢上高速金華城區段。
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華城區段項目開建,為金華繞城高速加速閉合成環按下了加速鍵。項目建成后,將與現有的滬昆高速(杭金衢高速)、長深高速(金麗溫高速)和在建的建德至武義高速婺城段形成金華繞城高速通道。
12
【報告原文】加快建設以水資源配置、防洪保安等為重點的“浙中水網”,扎實推進市區“三庫三溪”整治、義烏雙江水利樞紐等在建工程,力爭開工烏引渠道提升、東陽石馬潭水庫、浦江雙溪水庫等重點水利項目。
“三溪”是指金華市區源于北部山區流經金華城區匯入金華江的赤松溪、通園溪、回溪,“三庫”是指三溪上游或周邊相關的山口馮、山下吳及長嶺三座水庫。三溪地理位置相近,水系在歷史上相通、相連。而水系上游的山口馮、山下吳及長嶺水庫對下游防洪、城區河道用水影響很大。市、區水利部門從系統治理綜合考慮,為解決上述河道經過區域的防洪排澇及水生態用水問題,提出了系統、綜合性“三庫連通、三溪治理”的目標。三庫連通提高防洪庫容,三溪治理提升行洪能力,對金華市區江北老城區的防洪安全、生態用水等均有顯著效果。
13
【報告原文】做優做強金華火腿、兩頭烏、中藥材、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
金華兩頭烏豬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中國四大名豬之一,金華火腿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更是世界三大名腿之一。發展金華火腿、兩頭烏產業這兩項婺城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強化產業對接,有變從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助力共富共贏。
14
【報告原文】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加快打造白沙溪流域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白沙溪流域位于錢塘江上游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里,主流長56公里,三十六堰猶如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婺城區將把白沙溪沿線21處文物資源打造成新的文化地標,構建以白沙溪流域為核心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繼續擦亮白沙溪三十六堰這張世界級的灌溉工程金名片,推動白沙溪沿岸旅游、特色農業、鄉村經濟發展。
15
【報告原文】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深入推進磐安抽水蓄能電站、大唐金華天然氣發電、川氣東送二線工程金華段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能源領域完成年度投資46億元。
大唐金華天然氣發電項目總投資達30億元,是浙江省“十四五”清潔火電重點項目,也是浙江省第一個9H發電項目。建成將滿足金麗衢地區用電需求增長,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供電可靠性,為婺城高質量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