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美琴)近日,位于解放西路上的數碼公寓小區的一個單元樓,因電梯維修導致停運,給高層住戶的正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該單元業主與開發商在解決電梯維修費用上存在分歧,經多次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婺城區住建局“好鄰居”調解委員會收到城西街道調解申請后及時介入,對該單元業主進行逐個入戶走訪,并向其宣傳物業有關法律法規。同時做好開發商的思想工作,牽頭召開電梯維修糾紛協調會,在工作人員和風細雨地勸說下,雙方達成一致協議。經過調解,本次電梯維修費用由開發商承擔,從下一年度開始,該小區所有電梯由小區全體業主(業主委員會)承擔維修保養費用,此次電梯維修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
區住建局“好鄰居”調解委員會負責人占偉告訴記者,該事件涉及人多、面廣,如果不馬上解決,極易導致糾紛升級。因此,在了解事情經過并核查事實后,他對開發商和該單元業主逐一開展調解,打通群眾心頭堵點,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日前,居住在鳳山街原家具廠5號住宅樓的多位居民專程來到區住建局“好鄰居”工作室,感謝調解委員會幫忙調解了困擾他們已久的小區物管問題。
據悉,鳳山街原家具廠5號住宅樓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無物業管理,存在臟、亂、差等諸多問題,與毗鄰的歐瑞·德尚華庭小區對比,居住品質相差懸殊。為提升老舊小區住戶的居住舒適度和幸福感,區住建局“好鄰居”調解委員會聯合城北街道召集鄭崗山社區、友林物業服務企業、德尚華庭小區業主委員會和家具廠5號樓業主代表召開協調會議,經長達3小時的多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
“以后我們這個老舊小區也能納入德尚華庭小區統一管理,而且按照該小區物業費標準的一半繳納物業費就可以了,享受的物業服務標準與德尚華庭小區一致,真是太好了。”原家具廠居民李建林說道。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住建局“好鄰居”調解委員會切實提高黨史學習教育質量,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狠下功夫,讓群眾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轉變,聚焦群眾“急難”問題,著眼群眾“愁盼”問題,以提升群眾獲得感為出發點,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建立長效機制,實現“馬上辦”“面對面”“零距離”服務,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生活指數。
今年以來,區住建局“好鄰居”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處化解業主間物業使用糾紛122起,調解物業服務企業同業主間服務糾紛或各類投訴305件,調解和處置各類糾紛成功率95%以上,成效顯著。“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經過多次工作服務模式改革,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群眾怎么方便,我們就怎么服務。”占偉說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