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的盛放是芒種。”芒種這兩個字比小滿更讓人喜悅,因為芒種是一個希望與收獲并存的好時節。既有豐厚的收獲,又飽含綿綿無限的希望。螳螂破卵而出,伯勞鳥鳴叫立枝頭,梔子潔白立于中庭,麥黃梅熟論豐收,美好的生命都在仲夏時節繁盛、生長。
此時的婺城,花香四溢,蝶鳥歡愉,南山漫道綠意蔥翠,白沙溪水曲流潺潺......仲夏蓬勃,繽紛著絢麗,燦爛著熱烈。來吧!一起跟著節氣游鄉村,你所向往的生活這里都有。
千年古堰白沙美,花滿婺城幸福河
白沙溪是婺城的人文之河、奮斗之河、創新之河,滋養了320平方公里流域的土地和人民,見證了千年來婺城的變遷興盛,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1900多年前,東漢驃騎將軍盧文臺修筑“白沙溪三十六堰”,創造了古代水利工程奇跡,留下了無數動人的傳說,至今恩澤百姓。“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遺后,白沙溪文化解碼工程、白沙溪八景工程、白沙溪生態廊道工程、白沙溪古堰壩修復工程、白沙溪錢塘詩路e站工程、白沙溪“花滿婺城·幸福村”等“六大工程”逐步落地成景,花滿婺城新畫卷亮點紛呈。
坐標:婺城區瑯琊鎮
時間:2021年6月5日-6日
盧文臺治水文化節
6月5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白沙溪三十六堰”授牌儀式暨婺城區第二屆盧文臺治水文化節在瑯琊鎮舉行,數百名游客、嘉賓歡聚在浪漫的白沙溪畔,共同見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白沙溪三十六堰”授牌。來到美麗的白沙溪畔,清風徐徐,令人心曠神怡。
白沙溪三十六堰
灌溉工程展陳館
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展示了千年白沙溪的歷史積淀,古代先人創造的燦爛水利文明,展現著高超的工程技藝。走進展陳館,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在這里,你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智慧,增長水利相關知識,也能感受婺城文化的深厚底蘊。
美食文化節
文化節期間,走在瑯琊鎮的老街上,廚藝、美食、文藝、直播等各類項目豐富多彩、亮點紛呈。從婺城地方特色美食到各式風味小吃,遍尋地方人氣美味,舌尖上的盛宴在此展開。
漿果皇后
一派好山水孕育一園瓜果香,白沙溪畔,優選農產品之一的藍莓喝著白沙溪水逐漸成熟。走進白沙溪畔的天然果園,酸酸甜甜的“藍精靈”們,在枝頭搖頭晃腦,等你來采摘品嘗。白沙溪水澆灌下的藍莓果粒均勻、果肉飽滿、酸甜適口,營養成分豐富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氣,為鮮食佳品。
美麗鄉村
上盛村位于瑯琊鎮西部,傍依金蘭水庫庫區山脈,距鎮五公里,是全鎮最大的行政自然村。該村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2019年,被評為3A級景區村莊。780多年的移易遷變,讓上盛村擁有了漢族、畬族、苗族、壯族四個民族,盛、吳、丁、毛、王等73個姓氏的村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多年來,上盛村鄰里和睦,不同的習俗文化在此和諧共生。文化多元交融,景色美不勝收,還有各種特色美食色味俱佳。來一場與古村的約會,撫慰你的內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