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引入高端民宿助力鄉村振興的大嶺村,被評為婺城區十大農業特色產業專業村之一的“枇杷專業村”山下曹村,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庭院建設走在前列的放生塘村,通過項目建設激發集體經濟造血能力的西吳聯村。在婺城區羅店鎮,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如火如荼,鄉創項目賦能前行,鄉村建設融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如今的羅店鎮正以“一村一處景、一鎮一幅畫”的全域美理念,全力打造“云想尖峰、花享羅店”鄉村旅游目的地,努力實現從“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的華麗轉變。
記者蘇曉婕、攝影黃詩媛
因地制宜助力新農村建設
大嶺村
沿著蜿蜒的山路進入羅店鎮大嶺村,遠看便是一幅“山觀城萬家燈火,城望山人間仙境”的景象,進村道路平坦精致,路兩側間或點綴著綠植小景,農戶門前干凈清爽,戶兩旁錯落擺放著花卉盆景。村內景致移步成景,步移景換。由于村莊地勢高低落差巨大,一幢幢農舍零星地鑲嵌在半山腰,一層連著一層,站在最佳觀景臺前,更有一種“手握尖峰山、俯瞰金華城”的別樣風味。
大嶺村位于金華山南高丘,距離市區僅15分鐘車程。全村145戶370余口人,其中黨員28人。村域內面積約5000余畝,海拔300~450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盛產高山蔬菜,枇杷、柑橘、黃瓜、西瓜、油橄欖、番薯、蜂蜜等遠近聞名的土特產。
大嶺村位于雙龍風景區核心區,是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重要戰場。新朝線改造提升以來,大嶺村迎來了發展機遇,在“雙城”戰略的指引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啟動了秀美村、3A級景區村創建,村莊道路及基礎設施得到了顯著提升。2019年以來,為進一步夯實鄉村旅游基礎,扮靚村莊環境,大嶺村兩委下定決心,以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工作為抓手,向危舊房、亂搭亂建、環境衛生等農村頑疾宣戰。在市委主要領導的關心指導下,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工作進展有序,截至目前,大嶺村共拆除危舊房、亂搭亂建70處,其中危舊房拆除3500㎡,亂搭亂建拆除1500㎡,拆出了發展空間和環境秩序。
同時為使景區村莊建設更具特色,大嶺村借助村莊房屋盤嶺而建、道路單線蜿蜒而上的地理特色,充分利用沿途農戶、道路沿線和拐彎處空間打造各色景觀小品。在村莊有機更新的同時,大嶺村兩委主動出擊,到永康大陳村、磐安烏石村等鄉村旅游先行地學習發展經驗,努力走出一條適合大嶺村的集體經濟發展道路。
目前,大嶺村已通過閑置農房流轉引進高端民宿2家,其中仰望星空已投入運營,嶺上花開預計下半年開業。該村達成整棟流轉的意向17戶,閑置房間流轉50戶,下一步計劃以村集體統一流轉,由投資商統一打造,統一經營的模式,引入酒吧、書吧、餐廳、超市等配套服務,煥發“夜經濟”活力。
“枇杷專業村”的華麗變身
山下曹村
大似明珠徑寸,黃如香蠟成丸。說起枇杷,大家都知道金華最好吃的枇杷就在山下曹村。每年5月便是枇杷收獲的季節。就在不久前,山下曹村便發揮特色產業優勢,通過舉辦特色枇杷節提升知名度,做大富民產業,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采摘游、精品苗木盆栽等旅游觀光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山下曹村位于金華山山腳,尖峰山以東,芙蓉湖之畔,風景秀麗。山下曹村由兩個自然村組成,共有274戶485人,其中黨員33人。全村共占地約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4畝,園地面積100畝,山林地4235畝。村民以種植白枇杷、花卉苗木盆景為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種植技術,讓山下曹村的枇杷名聲在外,遠銷全國各地。每年枇杷成熟的時候,來采摘、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
以前的山下曹村是有名的后進村,在第三方檢查時被戲稱為“免檢村”,當然這個免檢是帶雙引號,因為環境衛生情況實在差,無論是什么檢查,評比肯定是倒數第一,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創建改造工作,2019年山下曹村在創建無違建村期間,拆除了一大批亂搭亂建的圍墻建筑,并在2019年通過了秀美村創建驗收。
現如今,山下曹村已經成為羅店鎮先進村之一,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已經下文立項完畢,正計劃申請創建3A級景區村,同時,村里積極創新,想要打造一個花卉苗木盆景特色產業園,以本地村民的花卉苗木結合數字化改革,給每類苗木安裝二維碼識別牌,更方便快捷地實行統一化管理,讓前來的游客看到便能用二維碼選購,以數字化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山下曹村正在往致富路上加油干,一幅生機勃勃的新農村畫卷正在逐漸繪就。
放生塘村
黨建帶群建助力村莊發展
從金華市區驅車到放生塘村,不到20分鐘。近村的大路兩邊,分布著許多盆景莊園,花木扶疏,郁郁蒼蒼。村口一棵三四百年的古樟樹,枝葉茂密,傲然挺立。在村里到處走走,你會發現許多白墻黑瓦的老房子,透露著素雅的農家氣息,門前卻都會點綴著幾盆盆景,意趣十足。
放生塘村位于羅店鎮東面,金華市區北郊,村內有苗木、盆景、番薯粉絲等特色產品,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放生塘村歷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民風淳樸,文化豐富,尊老愛幼,鄰里和睦。村里有口塘就叫放生塘,據說以前經常有智者寺的僧人帶著活魚、活蝦來到這里放生,就把村名改成放生塘村。
近年來,在區各級機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羅店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放生塘村村班子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結合村情實際,開展了大規模的村莊整治,自來水改造、道路硬化、農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文化禮堂、村辦公綜合樓等項目建設,使村莊面貌、村民居住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2019年、2020年放生塘村連續兩年共獲得6次環境衛生“十佳村”稱號,被評為“五星村”榮譽稱號。同時,放生塘村還通過舉辦表彰大會,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建設村內公益事業的積極性,增強了村民建設好美麗村莊的意識,全村呈現出一片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如今,放生塘村因環境優美還成了許多釣魚愛好者鐘情的垂釣之地,據說釣上來的魚,尾部經常有明顯的小紅印,非常可愛。因為村子周圍漫山遍野種植番薯,在特定的季節里,走在村里還能看到屋前檐后曬制著特產——傳統手工番薯粉絲,村民們制作番薯粉絲的好手藝,不僅本地有名,連永康、千島湖等地客商都來訂貨,常常供不應求。前來游玩的人都不忘帶上一點,嘗嘗放生塘地道風味。
西吳聯村
以產業優勢互補跑上致富“高速路”
在婺城,有一個以花聞名、以花富民的“小康村”西吳聯村。西吳聯村位于金蘭北線南側,毗鄰杭金衢高速公路及市區二環路,盤溪穿村而過。憑借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清新怡人的生態環境,近年來,西吳聯村積極踐行“花滿婺城”建設要求,以發展“花海經濟”為總抓手,發展生態旅游、花卉苗木產業,助力羅店板塊構建形成優勢互補的經濟布局,推動區域共同富裕。
近年來,西吳聯村積極響應,逐步改變原有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傳承發揚羅店鎮“中國花卉之鄉”美名,開拓花卉苗木產業,馬路市場自然形成,由于金蘭北線車流量較大,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2012年籌得資金2000余萬元修建現今占地面積170余畝的西吳聯花卉展示展銷中心,展示展銷中心內設有入口配套服務區、南方花卉區、展示展銷培訓基地、地方花卉區、鮮花區等七大功能區,可容納70余戶花卉種植專業戶進駐經營,日出種苗二萬株以上,中心現年產值達5億元,凈利潤超5000萬元。
2020年,西吳聯村通過消薄項目、“一事一議”及村級自籌資金等建成西吳聯花卉展示展銷中心大樓,目前西吳聯花卉展示展銷中心的租金每年能為原西吳村集體經濟增收150萬元左右,展銷大樓,預計年收益70萬元。
與此同時,西吳聯村整合資源,抱團壯大花卉產業,以“強村帶弱村”的形式,帶動并入新村的大舍塘自然村、雙林自然村、羅大門自然村。西吳聯村積極引進、探索培育水果特色產業,推出觀賞性藍莓特色盆栽,增加月季花培育品種,加深金桔、無花果、月季等花卉水果產業鏈,以拓展花農、果農增收渠道為主抓手,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經濟,打造全域旅游,實現了月月有鮮花,季季有鮮果,農旅一體的休閑體驗觀光村,真正達到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