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 5月5日,在金華實驗中學65周年校慶現場,藥劑班的養生精油調制手工皂、數字媒體班制作的文創衍生品,成為非常搶手的伴手禮,烹飪班制作的各式小點心讓大家嘖嘖稱贊,無人機班的學生負責起了整場校慶活動的航拍……全校學生立足專業所學,展示各種技能,一場校慶儼然成了技能比武的大擂臺。
把實踐活動當成現代產業工人的練兵場,這是婺城區創新發展職業教育,依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首創“良工360”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婺城區職業教育精準定位培養“良工”這一核心目標,抓住崇德與精技兩條主線,培養智德、美德、善德“三維內涵”以及樂技、修技、長技“三維品質”,搭建課堂、活動、環境、實習“四大載體”,發展責任、敬業、學習、溝通、解決“五大能力”,每年向社會輸送1200多名職業技術人才及高級技術儲備人才。
政府搭橋,學校筑巢。在多部門聯動協調之下,每年新生一入學就會接受“始業教育”。學校各學部與區機關幼兒園等單位,及“萬里揚”、“今飛”、“偉達雷迪森”等轄區內知名企業聯系,或領著孩子們走出校門,到基地觀摩,或邀請業內專家進校講課,在孩子們心里種下職業理想的種子。
據了解,在學習的前兩年,學校會安排他們走進企業一線,落實“現代學徒制”,拜師學藝,修習職業技能,感悟匠心精神。跨入高三前,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或參加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以便日后直接入職上崗;也可以基于職業生涯規劃,在校準備高職考,升入高職院校繼續深造。
為了更好地培育“360度”全面發展的現代良工,婺城區把創業園辦進了學校。在金華實驗中學白沙創業園,有入駐項目7個,涵蓋電子商務、文創、旅游服務、活動策劃等領域。
王喆是學校電商182班的學生。去年9月,他進入創業園,在老師的指導下撰寫創業計劃書、操持店鋪裝修,啟動了“起點新媒體工作室”項目,主要承接文具、飾品等的直播帶貨及視頻、動圖等新媒體制作業務,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問題,在伙伴的合作中解決問題,項目越來越完善,店鋪越來越紅火,還在讀高三的他已能夠自食其力。
徐磊是金華實驗中學2004屆烹飪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他跟著老師隨堂操練,周末或是假期,在學校安排下到酒店實習,總廚就是該校畢業的學長。一晃十余載,如今的徐磊開起了“婺家小菜”,編織著自己的餐飲夢。小店也成為校企合作基地。“學弟學妹們可以來店里學習,或者畢業了來店里實習。”徐磊說,目前店里50名員工,半數以上是該校的學子。
為進一步打通校企合作通道,婺城區積極創設平臺,鼓勵學生們在校園里“走出去”。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承接了附近社區測繪、拍攝、無人機農田灑藥等業務,負責了婺城區“愛企日”文創衍生品、“花滿婺城”LOGO的設計等。學校充分整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打破學校與社會的壁壘,政府搭臺,校企合力,共同為現代產業工人的培養打造了一個無形的“人才孵化器”。校慶當天,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研究院教學實踐基地在實驗中學揭牌,為“良工360”體系創造新的起點。
近年來,婺城全力打造“優學婺城·幸福城”,投資30多億元實施了37個教育基建項目,順利通過“浙江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評估,婺城教育事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2019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先后向實驗中學投入各類補助資金等近1億元,現代化實訓基地正式啟用、附屬幼兒園破土動工,學前教育專業、藥劑專業被評為浙江省高水平專業,學校獲學前教育3+4中本一體化等多項省級試點,近兩年高職考上線率均為100%,為婺城圖強提供了有力支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