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美琴)設備對齒傳感器故障、設備偏磨導致零件報廢多成本高……這一系列技術難題一直困擾著浙江萬里揚新能源驅動有限公司設備管理員張星。近日,在對企業生產一線實地勘查和“診斷”后,“金華市勞動模范”“浙江工匠”周建華通過多角度分析對應備件功能結構和反復試驗改造,給出了專業建議,從本質上解決了這些難題。
企業有難題,技術大師來幫忙。為幫助企業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婺城區總工會積極利用工會組織和資源優勢,把部分有專業特長的勞動模范、高級技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組織起來,于2019年成立了兩支分別由八婺工匠徐孝華和全國勞模陳立平擔任負責人的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為企業提供技術攻關、技術幫扶、技術培訓、技術協作等服務。
自成立以來,這兩支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共開出綠色養殖、技術培訓、設備維修等多方面的“技術服務清單”,并通過“公布服務清單、企業直接點單”的精準助企幫扶模式,以企業需求為落腳點,為企業提供多項技術服務。
針對如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自有一套。服務隊的成員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利用微信、釘釘等平臺,完善企業問題和技術服務兩張清單,在線上搭建起信息共享平臺,確保供需有效對接。
“你可以調整污水含氧量、PH值、溫度……”日前,全國勞模陳立平在線上了解到婺城一養殖企業遇到了污水處理的技術問題,立即通過遠程技術指導,迅速幫助企業解決了棘手問題。
得益于“線上+線下”聯動、“企業點單、大師買單”的精準服務模式,2020年,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共開展志愿服務90余次,組織勞模、工匠、技師500余人次,解決技術難題100余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助企攻關,婺城區總工會還通過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勞模工匠培養、交流和服務體系,幫助更多勞模工匠成長,并激發其創新帶動作用。通過覆蓋廣泛的職工職業技能培訓,一大批一線產業工人不斷向勞模工匠發展提升。通過工會大平臺,成長中的勞模工匠也從同業以及跨界的交流中不斷獲得提升。
據悉,下一步,區總工會還將積極探索“黨建+技能”模式,組建講師團,通過“你來點課我來講”和設立黨員先鋒崗的形式,將“學黨史、辦實事、破難題”與志愿團服務活動有機結合,更好地貢獻技能、服務企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