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曉芬)春暖花開,花滿婺城。走下金華站站臺,婺城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用途管制科工作人員周丹楠的腳步輕盈。往返于杭州與婺城無數次,她覺得,這一次,讓她特別自豪。
因為隨她同時回來的,還有從杭州發出的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婺城區醫療補短板項目用地獲省政府批復,新增建設用地面積258畝,該用地指標爭取量位居金華市區第一,金華大市第二、僅次于義烏。
自去年3月起,包括周丹楠在內的用途管制科全體成員就進入了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工作狀態。今年元宵節剛過,周丹楠還被派駐杭州,根據要求反復多次修改征地報批材料。在此過程中,大家始終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保持著昂揚的奮斗精神。
事實上,他們僅僅只是一個縮影。因為在他們的背后,是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更是婺城區全區上下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
搶抓機遇奮勇爭先
機遇來之不易,機遇稍縱即逝。
2020年2月12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資源要素保障服務的通知》下達。該文件指出,支持醫療衛生事業補短板項目建設,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掛賬使用。婺城區在接到文件的第一時間,搶抓機遇、積極謀劃,乘勢而上、奮勇爭先,開啟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土地報批攻堅戰。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用途管制科立即聯合區相關部門開展項目選址工作,通過前期多次現場踏勘、組織論證,最終確定了8家符合醫療衛生事業補短板項目的選址,確定用地紅線,申報用地指標,并于當年4月14日率先發布了全區2020年第一個征地啟動公告,4月25日召開了醫療補短板項目征地報批工作推進會,4月30日發布了所有項目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進行簽約,在6月6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到期的同時完成了所有征地報批材料。
下足功夫全力以赴
時間就是效率,崗位就是站位。
為加快用地報批進度、縮短整個周期,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組建了工作專班,制作了工作流程圖,并創新采用“三色圖”管控用地報批全程,推進工作進程。
婺城區通過積極溝通對接,認真研判政策解讀,將工作落到實處。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1月12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追加2020年疫情防控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通知》下達婺城區258畝用地指標用于支持醫療衛生補短板項目。
隨后,經過完善報批資料,用途管制科重新組件上報。3月16日,婺城區終于迎來了項目的完美落地。
據了解,此次醫療補短板項目共涉及7家鄉鎮衛生院和1家婦幼保健院,涉及蔣堂鎮、雅畈鎮、羅店鎮、乾西鄉、白龍橋鎮、竹馬鄉、安地鎮等7個鄉鎮,規劃床位約790張,將為補齊婺城區醫療短板,增強衛生綜合服務能力,提供有力的醫療保障。
“該醫療補短板項目,是關系全區醫療衛生健康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民生項目,對于婺城區來說意義特殊。”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將繼續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斷交出用地報批高分答卷,為婺城區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高質量建設“五大名城”提供堅實的用地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