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家住城北街道鳳凰城青年匯的周航程匆匆趕往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為自己新開的商行辦理營業證照。此前他聽人說,辦理營業證照需跑好幾趟、跑多個部門,順利的話最快也要兩三天才能辦好。然而,當他來到服務中心辦事窗口,將相關材料交給工作人員后,不到10分鐘就辦妥了開辦公司的各項審批流程,讓他驚呼政務服務的快捷高效。
從需兩三天到只需半個小時,從跑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到現在家門口即可辦理,從跑多個窗口到只跑一個窗口,從跑好幾趟到一次辦好……這些讓周航程出乎意料的改變,得益于今年啟動實施的政務服務區鄉一體改革。
為系統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問題,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從企業和群眾身邊的事、最難的事入手,運用“數字賦能、整體智治”理念,踐行“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深化審批便民服務制度創新和“一件事一次辦”流程再造,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跑一次成為常態。
服務事項下沉政務服務“一站通辦”
高效便捷的背后,是一場風雷激蕩的政務服務大變革,是一次縣域治理現代化的追趕跨越。
結合“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要求,今年,區行政服務中心將以前分散在“多個窗口”的事項歸入“一個窗口”,在無差別一窗受理基礎上將窗口再向前移,設立“一件事”辦理專窗。出臺《婺城區政務服務區鄉一體改革實施方案》,橫向實現跨部門、跨領域,縱向實現跨層級延伸企業開辦服務鏈條,加快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好”。通過服務事項下沉、服務窗口前置等方式,推進政務服務工作職能和服務向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下移。
“今年以來,區行政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按照應進必進的原則,將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和窗口前移事項進駐實體大廳;村(社區)事項和幫辦代辦事項統一進駐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將垂直管理部門在本行政區域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區、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實現企業和群眾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只進一扇門”。”采訪中,區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邵曉生說,通過全面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實現“一個大廳”全進駐,建立健全“一站通辦”服務體系。
充分確權賦權政務服務事項延伸辦理
婺城區積極整合區、鄉、村三級的政務服務隊伍資源,組建幫辦代辦服務隊伍,積極開展便民服務事項領辦,全區271個村(社區)全部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代辦點,配備代辦人員491人,覆蓋率達100%,初步形成政務服務“區鄉、村三級同辦聯動”的“屬地管理”銜接聯動機制,全面推動政務服務入口向基層延伸。
與此同時,區行政服務中心建立“行政權力類、民生事項類、公共服務類”三個類別的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事項體系,梳理和公布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按照“成熟一批、賦予一批”的原則,積極推進確權賦權工作。目前,“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已在全區推開,行政(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統一使用“收辦分離、線下線上融合”的政務服務2.0工作平臺,由窗口工作人員在2.0工作平臺收件、區各主管部門后臺審批、辦結的證件轉到鄉鎮(街道)統一出件或直接免費郵寄到群眾手中。
推行智慧政務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這些活力迸發的新名詞,已經深度融入到婺城區政務服務工作的各個方面,行政審批程序更簡便了,審批效率更快了,市民辦事更方便了。
今年以來,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力推進政務服務2.0平臺建設,實現全省并逐步發展到長三角城市一網通辦。制定公布年度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實施清單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清單,定期更新維護,全區政務服務事項2078項,已實現“網上辦”事項占比99.12%, “掌上辦”事項占比96.29%, “零跑次”事項占比96.81%。民生事項212項,已實現“一證通辦”事項168項,占79.24%。拓展“掌上辦”渠道,開通線上“一件事”主題式服務,打造“線上線下、虛實一體”的政務服務平臺體系,極大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現在政府服務越來越好了,讓我一次都不用跑就領到了證,真正方便了我們這些老年人!苯,在塔石鄉蘇坑村便民服務中心,徐根林老人拿到新辦理好的《老年人優待證》喜上眉梢。
從“我來找你批”,到“你來為我辦”;從人“跑路”到數據“跑腿”到只跑一次……如今在婺城,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越來越多的辦事群眾反饋:“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已成為過去,如今辦事感受到的是爽爽的體驗感、暖暖的幸福感。政務服務改革的“春雨”,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滋潤”。
(記者傅偉炎、通訊員祝程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