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紅星)竹林環繞的石馬古道、蒼勁挺拔的千年古樹、對仗工整的木刻對聯、古色古香的休閑涼亭……在婺城區塔石鄉余塢里村,有一座傍山而建的古樹公園即將落成,連日來,園林工人們正在進行緊張的收尾工作!斑@座古樹公園建成后,將成為我們村的一個特色旅游景點,會在春節前正式對外開放。”余塢里村黨支部副書記傅長華告訴記者。
據了解,塔石鄉余塢里村古樹公園占地550平方米,圍繞著村口兩株倉勁挺拔、枝繁葉茂的羅漢松而建。這兩株羅漢松左雄右雌,并肩而立,喜稱“鴛鴦松”,樹齡有1000多年,是金華現存最老的古樹。隨著歲月的流逝,兩株“鴛鴦松”的主樹干形成了多個瘤狀突起,有的似羅漢之首,有的似彌勒佛之肚,恰似五百羅漢歸隱樹身,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與觀賞價植,在2015年《尋找-最美古樹名木》第三屆“美麗中國”大賽中,榮獲“浙江最美古樹”稱號。
“曾經在多次村莊建設規劃時,村民們主動提出為保護羅漢松而改弦易轍,在古樹沒有受保之前,也有花木買家多次上門許以重金購買,最終都被大家拒之門外!83歲的余塢里村退休老書記吳文興回憶道,在他小時候,這兩株“鴛鴦松”已如現在一般大,每逢節日,常有人來樹下祈福。對于余塢里村的村民來說,“鴛鴦松”就是“鎮村之寶”,它奠定著村莊的文化底蘊,見證著歷史的興衰變遷,承載著難以割舍的鄉愁,更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來,塔石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各村特色旅游項目吸引著大量的外來游客,綠色經濟不斷釋放發展紅利。然而,如何實現余塢里村“旅游產業空殼村”的突破,是擺在鄉政府和村兩委面前的一道難題!罢憬蠲拦艠洹钡拿雷u,讓余塢里村的兩株“鴛鴦松”一度走紅,為村莊帶來了人氣。因此,余塢里村兩委聯合塔石鄉政府,依托古樹資源,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打造綠美古樹鄉村,為村民打造高品質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綠色空間,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6月,在婺城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余塢里村充分發揮資源條件、地理環境、區位特色和交通優勢,以保護古樹資源和延續歷史文脈為前提,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和鄉村景觀,以多元化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為核心,打造特色鮮明、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的古樹公園,總投資近50萬元。
“原先村口的古樹邊,雜草叢生,亂石堆砌,現在修起了古樹公園,整個村子都漂亮多了!蔽绾,在樹下涼亭休憩的村民們感慨道。古樹公園的建設,為“鴛鴦松”進行了掛牌,修建了科普宣傳欄、景觀亭、游客步道、休閑桌凳等基礎設施,充分發揮了古樹的景觀價值、科普教育功能,為塔石全域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增添了綠色亮點。眼下,余塢里村又相繼引進了獼猴桃和香榧產業,古樹公園的開發,將為農村特色農產品銷售引流,進一步帶動全村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再添綠色動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