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實干強擔當,爭先創優促發展。連日來,婺城融媒體中心推出領導干部系列訪談,邀請區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負責人,暢談如何貫徹落實區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為縱深推進“雙城”戰略走深走實,譜寫“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高歌猛進、不懈奮斗。
婺城區經濟商務局: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婺城區經濟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霞亮
今年以來,婺城區扎實做好“六穩”、全面落實“六保”。在“半年紅”的新起點上,全會為婺城下半年和未來發展繪出了新藍圖。為縱深推進“雙城”戰略走深走實,打造都市經濟的婺城樣板,按照全會部署,區經濟商務局將以奮進的姿態干好下半年、開啟新征程。
一是深入實施“爭先創優”行動。我們將繼續保持“高質量、走前列、答高分”的奮斗姿態,對標存量與增量的預期目標、經濟發展的年度工作目標,找準短板、對癥下藥。確保專班主動作戰,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堅持問題導向,強力攻堅抓落實。突出工作重點,破解工作難題。力爭各項指標都走在全市前列,奮力拼創“全年紅”。
二是重點打造“都市經濟”窗口。狠抓制造業投資,推進數字化轉型,打造10家數字化改造樣板企業,形成示范效應;優化產業結構,以畝產效益綜合評價促進提質增效,以小微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穩定產業鏈安全,建立重點產業鏈企業庫,延鏈強鏈補鏈;加快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做強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釋放消費潛力,申報創建省級夜間經濟試點城市,緊盯夜間經濟新增長點打造“6+X”婺城消費地標,鼓勵社交電商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
三是不斷優化“三服務”活動。積極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用好家服務助企團和駐企服務員,加快政策落地;不斷優化企業碼和“智慧園區管理系統”,方便企業反饋問題,提高部門協同服務的效力;全力穩外貿拓市場,發揮金華市跨境電商服務中心的孵化配套功能,用好線上展會等渠道幫企業“出海”;抓好招商引資,圍繞“五朵金茶花”產業規劃布局和五大指揮部產業平臺,加快空間拓展,承接優質項目,服務項目落地。
婺城區教育局:全力打造“優學婺城·幸福城”
婺城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剛
區委七屆八次全會明確了我區今后一個時期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對縱深推進“雙城”戰略走實走深、打造縣域治理現代化婺城樣板作出重大部署。婺城區教育系統將緊密圍繞“優學婺城·幸福城”建設目標,凝心聚力,乘勢而上,為高質量推進“雙城”戰略落地成景,譜寫“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而努力奮斗。
一是增強婺城教育優勢。從抓教育品牌創建、攻基礎教育難點、強教育硬件設施、補學前教育短板、均城鄉教育發展、提教師隊伍素質、創兩書一信品牌等各方面工作入手,扎扎實實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進一步加強婺城教育頂層設計,加快推進婺城教育現代化進程,做到花滿校園、做成優學婺城。
二是搭建師資力量高地。堅持師德師風建設常抓不懈,深入實施教師梯隊攀登計劃,充分利用名特教師工作室、青年教師研修班等平臺,助推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制度化保障暢通職業發展通道、規范化培訓疏通專業成長通道、信息化為依托打通業務升級通道,打造教師梯隊成長通道“三化三通”模式,有力促進教師人才專業化成長。
三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針對群眾最為關注的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我們將繼續以實施學前教育“二十百”工程為抓手,加大力度推進“五個一批”行動,以“啃骨頭”“釘釘子”的勇氣和決心,加快補齊短板、增量提質,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完善學前教育發展和保障機制。
婺城區農業農村局:努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美農業樣板
婺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郭梓軍
蔡艷書記在全會上的報告為譜寫建設“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指明了方向,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創新實踐,將婺城今后的發展開創到了歷史性的高度。下一步,農業農村局將緊扣蔡書記提出的打造“三大樣板、五大高地”,對標“重要窗口”的要求,以“重要窗口”的意識、“重要窗口”的標準、“重要窗口”的擔當,努力打造婺城新時代和美鄉村樣板區。
一、創建長三角花卉休閑示范區,把“產業優勢”變為“兩戰勝勢”。依托花卉苗木產業鏈集聚效應,在二環北路沿線打造成集產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造型苗景觀示范帶,努力打造中國高端造型苗第一地。統籌推進“南山漫道”、花博園、美保龍生態養殖、“烏啦烏”農旅結合等樣板項目,助推“花滿婺城·幸福城”走深走實、落地成景。
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改革,把“疫情之危”變為“轉型之機”。以疫情防控為契機,倒逼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鄉村治理等各方面轉型升級。重點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國家級改革試點,打造農業“標準地”改革“金名片”。大力推動資本、人才、科技“上山下鄉”,爭創全省首個實現鄉村數字化全覆蓋的試點示范縣。
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把“雙富工程”變為“幸福工程”。堅決打好“糧、豬、菜”保質保量保供組合拳,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更穩。積極推進“下山安居創富”工程和蔣堂移民新村二期安置房建設,著力解決好山區群眾相對貧困問題。結合村級組織換屆,激活村集體能動性,做強做大消薄平臺,抓好綠色小水電示范區等項目,實現全區所有行政村造血性經營性收入12萬元以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