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困境時,昔日的同事伸出援助之手;為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特意開設的“長者食堂”;為保障車輛、行人安全通行,連日不斷的排查整治工作;為貧困學子點亮的追夢道路……一群人,一條心,一份愛,溫暖一座城!在婺城,每一天都有人幫助著他或是她。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內涵,傳遞著城市溫度。
“長者食堂”提供家的溫暖
每天中午11點,沙畈鄉周村的虞氏宗祠內便傳來了鍋碗瓢盆的叮當聲。記者循著聲音來到宗祠二樓,這里的老人們正在有序地排隊打飯。
“今天的菜有南瓜、白菜和豆腐,都是我愛吃的。”在一旁入座的老人滿意地向記者說道,“我們天天都來這里吃飯,不僅人多熱鬧,還有電視可以看。吃完飯后,我們還可以下下棋、打打麻將。”相熟的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聊著家長里短,不少老人還自帶了啤酒和幾個老友小酌幾杯。祠堂內擺放有桌子20余張,最多能容納90多名老人同時用餐。
據村支書虞壽根介紹,周村目前的常住人口為300余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280余人。為了解決部分高齡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周村把虞氏宗祠二樓改造成了老人就餐的食堂,每天為75周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中飯、晚飯。
“長者食堂”解決了周村部分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同時虞氏宗祠內一樓還設有棋牌室和放映室,提供多種活動滿足老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下一步,周村還將尋求相關資金和項目支持,打造更專業、功能更多樣化的老年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們提供家的溫暖。
(見習記者鄭睿)
點滴愛心溫暖人心
“盡我一份微薄之力,希望馮大早日康復!”“為馮大加油!”日前,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全體職工干部積極響應局直屬機關黨委號召,為身患重病的路政大隊大隊長馮劍橋發起愛心捐款活動。
“馮大做事很拼,也很認真!”“要不是這次住院,我們都不知道他已經忍受病痛堅持工作那么久了。”與馮劍橋一起共事的同事介紹,馮劍橋長期堅守在路政執法工作一線。路政執法專業性強,工作量大,盡管身體早就已經發出過警告,但馮劍橋為了不影響工作,一直咬牙堅持著。
去年7月的全省治超現場會,帶病堅持工作了8天的馮劍橋在從浦江開會回來的路上突然臉色鐵青、直冒虛汗。見此狀況,同事連忙將他送往金華市中心醫院急診室就醫。而就在這個當口,他還不忘將手頭的工作對接給同事。
經查,馮劍橋頸椎上長了一顆腫瘤,已經壓迫神經,若不及時救治,輕則癱瘓,重則危及生命。切除腫瘤后,因病情加重,他先后多次陷入昏迷,目前在金華市中心醫院住院治療,每天的治療費用高達六七萬元。
“高昂的治療費用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巨大的負擔。”得知這一情況后,婺城區交通運輸局直屬機關黨委立刻發出愛心倡議,倡議全體黨員干部伸出援助之手,獻出自己的愛心。
點點愛心,溫暖真情。全體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號召,紛紛踴躍捐款,為正在與病魔抗爭的同事送去一份溫暖。截至活動當天下午4時,共募集到善款10.825萬元。該局黨組第一時間將交通運輸系統全體干部的祝福和愛心,送到馮劍橋家屬手中,祝愿馮劍橋早日康復,回到大家身邊。
(記者朱慧敏、通訊員方俊)
殘疾人樂享趣味運動會
關心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近日,為豐富和活躍殘疾人文化生活,展現殘疾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長山鄉殘聯聯合春暖殘疾人之家共同舉辦了以“參與特奧,促進健康”為主題的殘疾人趣味運動會。
活動現場歡笑聲、助威聲此起彼伏。比賽設置了安全性高、趣味性強的項目,包括下象棋、乒乓球對打、筷子水中夾彈珠、趣味兜球比賽等,在不同方面鍛煉殘疾人朋友的動手、動腦、手眼協調能力,起到康復訓練的作用。活動還貼心設置了不少小獎品,鼓勵更多殘障人士參與其中,為他們的生活增添樂趣。現場,9名智力、精神、肢體不同程度受損的殘疾人積極參與,表現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
當天,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活動還邀請了鄉衛生院醫生前來講解夏季居家預防病毒的方法。長山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豐富轄區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給他們帶來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愛殘疾人群體,幫助殘疾人繼續走出家庭、融入社會。
(通訊員吳文迪、記者梁亞偉)
排查整治“問題”行道樹
近日,記者在安地鎮湖大線路段看到,婺城公路管理部門蘇孟養護站正在組織養護工人集中清理道路兩側因受病蟲害等原因而枯死的行道樹。設置好警示標志、指揮車輛和行人安全有序通行……在砍伐作業區域,工作人員積極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行道樹作為公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既能綠化美化公路環境,又能為司乘人員遮蔭蔽日。一直以來,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部門都十分重視行道樹的管理和養護,但因多種原因,導致部分路段行道樹出現枝干斷裂、傾斜及枯死等情況,如遇到大風強降雨,此類“問題”行道樹隨時可能發生倒塌,成為群眾出行安全的“攔路虎”。
據了解,此次集中清理行動針對安地鎮轄內40余公里公路沿線的行道樹,樹種多為桂花、冬青、柏樹等易倒伏斷裂的喬木,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治行道樹近千棵,修剪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下一步,婺城公路管理部門將加大對管養公路沿線行道樹的養護,積極配合金華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對沿線行道樹進行修枝、護理,為群眾出行營造平安暢通好環境。
(記者朱慧敏、通訊員吳曉慧)
照亮貧困學子求學路
濃濃真情助學子,深深愛意暖人心。近日,婺城區瑯琊初中校長華俊峰和學校老師、沙畈鄉賢會員帶著湖北客商于秉成一家,冒著酷暑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了沙畈鄉銀坑村貧困學子陳明亮的家里,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并為他帶來了愛心助學基金和生活用品。
在陳明亮家里,簡陋的四壁貼滿了姐弟倆歷年來的學習獎狀,“他是個非常自律上進的孩子,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初一上學期考了全年級第一,小學初中連續三年獲山里群獎學金,是學校和家長的驕傲。”校長華俊峰告訴記者,學校一直十分關注貧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得知陳明亮的家庭情況后,立即號召社會各界引起關注,在沙畈鄉賢會員朱寶琦的牽線搭橋下,湖北客商于秉成第一時間提出了資助陳明亮的意愿。
“我出生在湖北恩施貧困縣,對寒門學子的境遇是感同身受的,學生時代也曾接受過愛心人士的捐助,讓我銘記于心,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回饋社會。”于秉成2007年來到金華經商,從事醫藥行業,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了13年,金華是他的第二故鄉,如今是金華市湖北商會的副會長,“我希望可以真正地幫助到這個家庭,希望孩子未來的路越走越好,今后,我會通過湖北商會讓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近年來,婺城區教育扶貧工作持續有序開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情系大山,聚焦貧困山區兒童教育難題,照亮寒門學子的出山路,筑起孩子彩色的夢。
(見習記者張紅星)
愛心接力助女孩回家
7月27日晚上,一場愛心接力在婺城上演。在轄區熱心群眾、新獅執法中隊“紅管家”和新獅派出所民警的多方幫助下,一名走失的女孩安全回家。
“同志,這個小女孩和她媽媽走散了,不記得回家的路,你們能不能送她回家?”當天,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新獅中隊執法隊員在東方前城小區附近開展夜間巡查時,接到了兩位熱心群眾的求助。
“這件事就放心交給我們吧。”執法隊員來到迷路小女孩的身邊,耐心詢問其家庭信息,得知女孩之前一直同奶奶生活在外地,近期才來到金華,不清楚家里的具體住址,也不記得家長的聯系方式。為了讓她能盡快和家人團聚,執法隊員馬上駕車將其送至新獅派出所,尋求轄區民警的幫助。
“小姑娘你不要急,我們一定幫你回家。”一路上,執法隊員與女孩談心,努力安撫她的情緒。派出所民警在了解相關情況后,通過多方調查了解,最終成功幫助女孩回到家人身邊。
“城市紅管家”溫馨提醒: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為了安全,最好讓孩子熟記父母的姓名、住址和聯系方式,一旦孩子走失,能夠盡快聯系到家人。
(通訊員翁馨、記者邱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