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劉小剛)記者昨從市垃圾分類辦獲悉,5月13日起,《金華市“垃圾革命”試點暨“無廢城市”創建實施意見》施行。《意見》將全市范圍內的垃圾品類歸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醫療廢物五大類;要求對全品類垃圾全流程分類管控,應減盡減、應分盡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應用盡用、應納盡納,同時,建立垃圾綜合治理常態長效機制,科學布局垃圾治理項目,實現垃圾處置數字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按照《意見》內容,開展“垃圾革命”和“無廢城市”創建,要對全品類垃圾實施源頭減量、精準收集運輸、精細化處置。
通過推廣“光盤”行動、開展“限塑令”專項整治、提倡綠色建筑方式、引導工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產、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等,推動垃圾減量;通過全面深化城鎮“兩定四分”、農村“二次四分”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建筑垃圾“四分四處”“分處同步”,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分類貯存,農業廢棄物按功能、材質、再利用價值分類歸集,加強對全品類垃圾轉運環節管理等,推動精準收集運輸。
為推動精細化處置,《意見》要求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綜合利用處置,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大件垃圾拆解破碎后綜合利用,園林廢棄物分揀破碎后資源化利用,其他垃圾焚燒處置;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廢木等垃圾資源化利用,玻璃等低價值物兜底回收;工業固體廢物中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實行逆向或集中回收利用,無利用價值的考慮采取焚燒處理方式,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農業廢棄物中具備二次利用價值的重復利用,有毒有害農藥廢棄包裝物按危險廢物要求回收處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病死動物通過焚燒或無害化填埋處置;醫療廢物實行專業化焚燒處置,對未受污染的一次性輸液瓶(袋)等實行再生利用或規范化處置;可回收利用物實施資源化回收利用(對低價值可回收物實行“政府+市場”兜底回收機制),應收盡收。同時,要求加強終端建設,加快實施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置項目,補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建筑垃圾等處置缺口,提升全品類垃圾處置能力。
按照“一年全治理”“兩年見成效”“三年成示范”行動計劃,2020年,我市全面啟動“無廢城市”創建,到2020年底,各類垃圾全面得到治理,垃圾總量零增長。2021年底,垃圾總量減少1%,基本實現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全流程、全安全管控,垃圾綜合治理取得成效;一半以上的縣(市、區)建成“無廢城市”,屆時金華達到“無廢城市”指標要求,成為“無廢城市”。2022年底,垃圾總量減少3%,金華全域完成“無廢城市”創建,成為“垃圾革命”示范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