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徐朝暉)面對建筑行業因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市在經濟工作“爭先創優”中提出實施建筑業提質增速行動,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過程結算、工業化生產等,力爭二季度單季完成685億元產值,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102%。
近年來,我市建筑業發展增速有所放緩,企業轉型升級乏力,核心競爭力不強,市場開拓能力下降。提質增速行動以問題為導向,政策精準發力,進一步穩固建筑強市地位,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招商引資、加快開放是做大建筑業增量的重要保障。為此,我市提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獎勵政策,鼓勵市外優秀建筑施工企業注冊地遷入我市,或在我市注冊子公司。
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開展項目保函保險試點,破解建筑業企業境外項目銀行保函額度不足的難題;支持“建筑之鄉”東陽市建立建筑業創新發展綜合實驗區,成立國有建設集團公司,繼續引領建筑業發展。
建筑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加快轉型升級,培育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市將在國有投資項目中全力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支持企業向上游發展,建設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建立PC裝配式生產基地等,加快綠色建筑發展。
為推動建筑項目盡快開工,我市將最大限度提升審批效率,施工圖審查、消防設計審查自審備案,力爭把項目開工時間平均提前1個月以上。除交通、水利等專業工程外,其他工程消防審查驗收全面執行審查、監督、驗收“三同時”制度,進一步縮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間,讓建筑項目盡快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資金是建筑業的第一要素,我們已在強化和推進工程建設資金政策改革,有望為建筑業企業釋放出更多發展資金。”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在工程投標、民工工資、合同履約、工程質量保修金和房地產住宅質量四大保證金領域全面推行銀行保函、保證保險、擔保公司保函制度,減少資金占用;二是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加快工程結算和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資金回流,力爭結算完成時間提前50%,工程款按規定支付時間提前10%。
我市建立部門協同機制,下達任務書,掛出作戰圖,開啟“賽馬”晾曬比拼行動,推動行業爭先進位,打贏二季度建筑業翻身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