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了婺城區竹馬鄉汪山頭村。只見這里有著雅致的農家小樓,清澈的村中池塘,精致的景觀小品,儼然一幅新農村秀美畫卷。當然,對這里的村民來說,不僅村莊景美,自己的生活更美。
村民點贊一:居家養老,棒棒噠!
村民汪大爺今年已經80多歲,每當中飯、晚飯的飯點,他就會準時來到村里的居家養老中心,吃上一份葷素搭配、熱氣騰騰的飯菜。吃完后,再和村里的老人們一起聊聊家常……“這樣的生活,不要太有味噢!”汪大爺笑瞇著眼,這樣形容著自己滿滿的幸福感。
據悉,從2014年汪山頭村建成居家養老中心以來,已經連續4年給村中7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這一工作,贏得了村民,尤其是老人們的普遍贊譽。
村民點贊二:黨員聯鄰幫戶,棒棒噠!
事實上,在汪山頭村,不僅有讓老人們笑瞇了眼的居家養老中心,還有讓更多村民得到實惠的黨員聯鄰幫戶制度。黨員聯鄰幫戶是汪山頭村的黨建特色。該村黨支部書記汪謹慎告訴小布:“我們堅持以黨建引領,將村子進行網格化劃分,每個黨員都有負責聯系的農戶,只要農戶們有什么困難、矛盾,黨員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去解決。”
的確,近年來,該村通過積極開展黨員走村入戶活動,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積極服務群眾,展示黨員形象,受到了村民的廣泛認可。清掃房前屋后、街頭小巷的衛生死角,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在村里的每一項重點工作中,都能看到黨員們忙碌的身影。
村民點贊三:垃圾分類讓環境更美,棒棒噠!
而讓汪山頭村越變越美的,還有全村人都已經養成的生活垃圾分類習慣。汪山頭村的垃圾分類與別的地方有些不同。在這里,農戶的門口看不見那兩只印有“可爛”和“不可爛”字樣的垃圾桶。
原來,這個村的農戶在家中就已經完成了垃圾分類投放,而且村里規定了固定的垃圾投放時間——每天早上8點前將垃圾放在門口固定位置等待保潔員收集,其余時間都不允許垃圾堆放在門口。
記者了解到,汪山頭村早早地將垃圾分類和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等內容寫進了“村規民約”,同時還建立了農戶、文明督導員、保潔員、鄉村干部互相監督檢查的模式,嚴格考核獎懲制度。每天,由村內婦女組建的垃圾分類督查“娘子軍”都會戴著紅袖套,挨家挨戶監督檢查垃圾分類工作。而這樣的監督檢查工作,她們一做就是四年。
村美了,人笑了,而這個村追逐幸福的腳步還在繼續。村干部說,我們還讓村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美,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高,打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浪漫汪山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