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截污納管大會戰在婺城大地穩步推進,大學生村官秦莉冰也開始為截污納管前期宣傳工作忙碌起來,她所任職的竹馬鄉汪山頭村是本次重點工作涉及的一個行政村。
6年前,秦莉冰從浙師大世界史專業碩士班畢業,便加入了大學生村官的隊伍。6年來,她勤學苦干,腳踏實地,樂于奉獻,愛崗敬業,嚴格按照一名黨員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崗位上收獲奉獻后的欣慰、幸福與喜悅。
樂做春泥,當“護花使者”
2010年6月,在秦莉冰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竹馬鄉東宅村率先啟動村級“春泥計劃”,成立了東宅村未成年人協會。之后,每逢寒暑假,秦莉冰都積極響應竹馬鄉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舉辦一系列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暑假里,秦莉冰組織孩子們相聚在東宅村便民服務中心,在小學生志愿者的指導下,認真誦讀國學經典圖書。每天,浙師大的志愿者們教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給孩子們補習文化課,并傳授一些日常安全應急知識。在秦莉冰的倡導下,浙師大的志愿者團隊還通過播放圖片、視頻等方式,給孩子們介紹竹馬鄉的風土人情,讓孩子們了解竹馬,熱愛家鄉。
此外,秦莉冰還整合竹馬小學的教師和黨員志愿者資源,教孩子們誦讀經典,學習百科知識和鄉土文化知識。志愿者們還組織孩子們在村籃球場開展籃球擂臺賽。志愿者們還開設了安全自救知識課,2014年國慶,在竹馬鄉衛生院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孩子們開展了溺水急救演練活動,志愿者們給孩子們講解了游泳的健身作用,還給孩子們做了施救示范。“村里沒有游泳池,很多孩子夏天會去池塘里游泳,溺水事件時有發生,這一課補得很有必要。”家長們紛紛表示。
爭做垃圾分類“宣傳員”
去年,竹馬鄉作為首批試點鄉鎮,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秦莉冰同樣跑在了第一線。秦莉冰與村兩委一起走進農戶家中,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引導村民們將剩菜剩飯等廚衛垃圾放入綠色的垃圾桶,塑料等放入灰色的垃圾桶。
秦莉冰與全村的黨員干部一起,走村入戶,查看垃圾分類情況,找到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并對做得好的村民進行鼓勵。在汪山頭村黨員們的督促指導下,村民們的垃圾分類意識不斷增強,逐漸養成了自覺做好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為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秦莉冰與村兩委成員走村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汪山頭村每月垃圾分類工作在竹馬鄉考核中都名列前茅,受到鄉領導的一致認可。
此外,為促進村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汪山頭村在全村開展垃圾分類“比一比,賽一賽”活動,由村干部帶隊檢查農戶的垃圾分類情況,并在測評表上打分,上墻通報,動態評比,督促農戶自主做好垃圾分類。
做聯鄰幫戶“貼心人”
今年,汪山頭村開展聯鄰幫戶活動,依托農村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連片居住、就近聯系方便的優勢,將全村29名黨員干部分組,對應服務5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小組黨員聯系5~10戶,讓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有黨員聯系。秦莉冰作為汪山頭村黨支部的一員,積極履行黨員職責,把政策服務送上門,把民意了解到,把糾紛摸清底,把衛生監督牢,使民需有人問、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幫、民憂有人解,搭建起黨群“零距離”溝通橋梁。
自推行“聯鄰幫戶”以來,汪山頭村黨支部共搜集社情民意40余條,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起,動員參與環境大整治3次。
平時,秦莉冰會主動到村民家噓寒問暖,利用黨員學習日推動資源共享,使黨員服務網絡成為凝聚黨心民心的陣地和黨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
“在基層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與時俱進為新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秦莉冰說,這就是她的夢想。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