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為進一步鞏固安地鎮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更好宣傳發動各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安地鎮開展垃圾分類宣講志愿活動,組織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6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為了使垃圾分類宣講志愿活動發揮實效,活動開展前,安地鎮團委和浙師大人文學院團委有關負責人作動員講話,婺城團區委有關負責人還向浙江師范大學志愿者代表授旗,并對青年志愿者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大學生志愿者們紛紛表示,將用青年志愿者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安地鎮的垃圾分類宣講志愿活動中去。
通過安地鎮組織的垃圾分類知識培訓,所有的大學生志愿者充分掌握了正確的垃圾分類知識,分組對安地鎮37個行政村進行垃圾分類入戶宣講,檢查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并在各村顯眼位置張貼垃圾分類海報,引導農民群眾做好垃圾分類。大學生志愿者通過本次活動走進農村,不僅鍛煉了個人的社交、宣講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還為安地鎮垃圾分類工作營造了更濃厚的宣傳氛圍。
據了解,安地鎮自今年5月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共計投入316萬元,建設完成14座太陽能減量化處理垃圾房,設48間堆肥房;發放垃圾桶5244只;增設集中回收垃圾桶、宣傳牌38組;新增分類垃圾清運車37輛。目前,全鎮37個行政村的垃圾分類工作已全面鋪開。下一步,該鎮將繼續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活動,旨在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增加公眾對與垃圾分類的知識,提高環境質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