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背景:
(一)“慢”的沉思
一天的緊張生活總算結束了,校園里也安靜了下來,我拎起背包打算穿過教室那邊走廊回家。“虞老師,你要回家啦,涂梅鑫她動作真是慢,我們大家都等她15分鐘了,還在那里掃。”忽然一個學生叫住了我,“就是,他走廊早掃好了,我黑板早就擦好了,就她最慢,害我們浪費時間等她。”又一個學生向我訴苦。涂梅鑫不出聲,忙著掃地。我走近她身旁,“虞老師,今天我作業有錯,胡老師剛才叫我訂正作業,所以遲了。你叫他們先走好了。”“哦,是這樣啊!不用急。洪亮,你們一起幫她整整桌椅吧……”為了他們快點掃完回家,我出了這主意。坐在角落的陳泉站起,我期待著他的熱情幫助,“那可是她的任務。哎……也真是慢,還是幫幫吧!”陳泉的脫口而出讓我的心一下子冷凍了,我楞在那里,感到一種悲哀……我想這也許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二)隊員狀況的分析
在深感悲哀后的沉思之余,再細細回憶接收本中隊以來的這些日子,隊員之間斤斤計較,時常為了芝麻點的小事鬧矛盾。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家長把孩子視為珍寶,百般呵護,寵愛有加。全方位的“細致”照顧,造成了許多孩子只知道接受愛,而不懂得回報。長此以往,就導致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能采納他人的意見,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缺乏同情心,不能與同伴和睦相處,常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甚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
(三)社會形勢的趨向
當今社會已進入21世紀的信息時代,無論哪個行業,從事什么工作,都離不開信息交流,個人英雄主義已不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團隊的整合戰斗力。由此可見,團隊精神是搞好任何工作的奠基石。對未來人才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與他人協調能力的培養,正日益被人們所重視。1996年,世界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21世紀人才素質的7個標準,其中就包括具有和他人協調和進行國際效往的能力這個標準的提出,確立了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在未來人才素質結構中的重要地位。
二、確定目標
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生活、學習、成長的航程,隊員們猶如一艘艘揚帆遠航的小船,在遙遠的人生旅途中難免磕磕碰碰。幾十位隊員就有幾十顆心,每一顆心中深藏著各自的喜怒哀樂,每一顆心裝滿了各自的理想追求,每一顆心的思維方式、衡量事物的尺度有不同的標準。如果不把每一顆心團結起來,滿載理想的小船就會朝著四面八方航行,有的遇上險灘,有的碰到礁石,有的駛向荒島,彼此之間失去了互幫互助齊頭并進的凝聚力。
中隊,作為一個強有力的教育陣地,關鍵在于采用科學廣泛的教育活動,讓隊員人人參與、共同探討、相互激勵,鍛煉其團結合作能力,同時完善樂觀進取、自強不息及集體榮譽感等好品質。因此,確定在本中隊進行“培養隊員團結合作能力”活動的實踐。
三、實施過程
(一)感受團結喜悅,樹立合作信心
我們實踐的第一環是讓隊員感受到團結的所帶來的喜悅,從而樹立合作信心,使團結合作意識深入“生”心。
1.感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感受一部曲:
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的第一步是引用了《螞蟻的奇跡》作引導,通過這一感人的故事,不僅讓隊員了解了“團結”這一詞的由來,也會讓隊員們打心眼里佩服這些小動物,感受到團結合作所產生的凝聚力。(見附件1)
感受二部曲:
隊員們通過閱讀、查找等積極搜集團結互助、贊美團結合作的歷史故事、名言警句、詩歌美文、優秀歌曲,然后召開主題班會交流。搜集的格言警句有國內的,有國外的;有文學家的,有政治家的。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團結合作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此外,我們還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召開主題對會,如《團結集匯力量 合作凝聚希望》。
2.感受喜悅,樹立信心
讓隊員以主人翁的身份,通過緊張的游戲感悟集體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團隊勝利的喜悅,激發其團結合作的決心。《緊急脫險》游戲,以前后桌4人一組。(見附件2)
經過一系列活動,隊員們發現原來在身邊有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團結合作。一個團結的集體所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因為集體擁有個人無法比擬的無窮智慧。他們明白了今天的自己不僅要有做好一件事的能力,還要有跟一群人一塊做好一件事的能力,這就是一種團結合作的能力。
(二)營造團結氛圍,催生合作行動
良好的人文環境,會在潛移默化中起到育人作用。中隊的良好文化氛圍也更能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展開,把一份熱情、一份友愛、一份團結帶進校園,遷入我們的學習園地,植入我們的心靈,不時便已催生我們合作的沖動。
1.沐浴融洽之情
(1)師生之情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強調“師道尊嚴”和“尊師重道”,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制度。“尊師”的目的是為了“重道”,教師作為封建社會的代言人為了維護“道統”,對學生總是嚴加管理,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被社會和家長所認同的懲治學生的辦法和制度。這是封建社會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在師生關系中的具體體現。這種嚴格得近乎“嚴酷”的師生關系,在今天的學校教育中還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今天,要想成就一個優秀的集體,一個優秀的中隊,作為輔導員的我們應該重新認識新時代的“教師”角色,重新認識新時代學生的特點、發展規律和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交往觀。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為隊員們做思想、行為的表率。定期召開“今天與老師對話”會,建立自由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從而使隊員產生融入集體的熱情,萌生對團隊的責任感與自豪感。
(2)生生之情
在一個中隊里,同學之間如果缺乏相互寬容的合作精神,就往往會為了一點小事心存芥蒂。只有把自己當成中隊的主人,時時處處以中隊利益為重,才會形成團結友愛的良好班風,具有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團結友愛中,學生學會了尊重他人,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同學相處,由于個性、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不一樣,矛盾紛爭在所難免。矛盾產生,即便錯在對方,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當時的情勢,而不應以自己的個性強加于人。再有,學會檢省自己,看看自己哪些行為觸犯了對方,然后主動承認錯誤消除隔閡。總之,同學之間相互寬容,才能增進團結,促進中隊建設,美化教育環境。寬容別人一次,自己的精神就得到一次升華;而被別人寬容一次,自己的靈魂就得到一次洗滌。
2.建立小隊檔案
我們設立了四個小隊并做好小隊檔案。整個中隊共23人,將不同學習成績、不同能力、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編排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豐富小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進而豐富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應對真實的社會生活,有助于每個組員的全面發展。在隊員的建議下,根據本小隊的特點,給自己的小隊確立一個小隊名稱。小隊檔案就是把自己小隊的隊員資料登記在冊。資料包括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宅電、QQ號碼、郵箱、特長、喜歡的顏色、喜歡的運動、喜歡的格言、崇拜的名人、對自己說的悄悄話等等。小隊檔案在班級中掀起高潮,波及到同學校5個中隊。隊員在調查隊員的各項資料中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也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為今后的團結合作架起了橋梁。
3.啟用團結語錄
隊員們利用先前搜集的許多故事美文、名言警句,出了團結合作主題的黑板報和手抄報,金韞澤同學還用遒勁有力的筆桿揮下“團結集匯力量——合作凝聚希望”的自創對聯。在出報過程中,小隊長則事先明確本組每個人的責任,比如有繪畫特長的,擔任版面設計和插圖;書寫比較好的,抄寫有關內容;其它的人,負責搜集內容或者設計題型,有個性化建議的給予肯定和表揚、獎勵,總之,保證每個人的頭腦和手腳都不閑著,每個人都承擔責任和主動完成任務。
(三)開辟團結舞臺,盡顯合作風姿
多彩的隊活動是培養隊員團隊精神的催化劑。孩子對于集體活動有著向心力和凝聚力,他們的熱情異常高漲。主題隊會、班隊會、各種辯論會作為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活動陣地,有意識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合作型隊活動,以求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目的。通過開展隊活動,小組間的合作更加緊密,中隊委員與隊員間的合作更加緊密并使得每個學生都增強了責任感、集體榮譽感。
1.校內舞臺——中隊活動
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力所在,豐富和發展中隊活動是少先隊工作的重要任務,而德育工作是和少先隊活動緊密聯系的,寓教育于活動,在活動中受到教育,二者不可分割。在各種各樣的中隊活動中,隊員的團結協作能力同樣能得到提高。無論什么樣的活動,如果沒有隊員的團結一致,分工合作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
(1)比如前面提到的出黑板報和小報的編制,有的隊員擅長繪畫,有的隊員寫字漂亮,有的隊員文章寫得好,這就需要不同特長的隊員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才能辦出一期精美的黑板報。在這些中隊活動中,學生一方面學會了和別人合作,另一方面也懂得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而團結的力量是最大的。
一次周記中曾看到有那么一篇,語言文字不華麗,但卻能感覺到它的真實。
半個月前,虞裘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們每小隊編一份有關環保主題的手抄報。記得在三、四年級的時候,班主任也經常來布置這樣的作業,我每次都是很認真的去完成,每次我都會把自己花了很多功夫的作品上交,可每次它們都像是沉入海底一樣,交后就沒了蹤影。一句話,我的小報設計不錯,畫圖功底也不錯,就是幾個字太難看,煞了整個風景。但是,這次可不一樣了,咱們的小報獲得了校環保手抄報比賽一等獎,真的好高興啊!知道啥原因嗎?因為那是咱們小隊每位成員辛苦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成果。我們先討論設計好結構,寫的寫,畫的畫,搜的搜,抄的抄,涂的涂……終于完成了共同最滿意的一份。在這次作業中,我們每人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都付出了努力。讓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團結的精神,合作的力量。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相信只要我們各盡所能,團結合作,今天明天后天還是屬于我們的一片天! ——六(1)班 麻玉萍
(2)在班隊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強自信》上,針對“如何正確評價自己”時,請隊員在思想品德、自理能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對著鏡子或者自己的照片用20個諸如高大、漂亮、聰明、懶惰等形容詞描繪自己。隊員自己尋找后,請其他隊員幫助他一起尋找,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認識了自己,另一方面經過隊員幫助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為了使隊員們能夠做到全面綜合地評價自己,輔導員又介紹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關于多元智能的理論,請隊員用“雖然……但是……”句式描述自己,使其明確在認識到自己優點的同時更應看到自己的不足。通過這一練習,隊員們明白了,原來能夠勇敢面對自己的短處和不足,更能培養自己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品質,促使自己全面發展。在這種民主輕松、合作探究的氛圍中,隊員們踴躍表達觀點,交流意見,彰顯個性,團結協作,伴著快樂的笑聲理解了正確評價自己的重要性,積累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3)游戲是兒童最樂于參與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一起游戲,合作分享的機會是很多的。本學期四月份,我們中隊以小隊為單位舉行了“兩人三足走”游戲(即一名參賽者的左腿和另一名參賽者的右腿綁在一起,互相攙扶著向終點走)。這個游戲中不僅要比團結協作,還要比速度。當游戲活動開始時,隊員們特別興奮,都與各自的隊員圍在一起,在游戲練習的同時學生的交往愿望得到了滿足。隨后,通過互相討論,出謀劃策,共同討論出怎樣才能做到配合默契的一個最佳方案。我在游戲的準備過程中,也幫助學生出主意、想辦法,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很快一個月過去了,在游戲比賽中,每一組都不甘示弱,緊追不舍,“三足”就好象有力的船槳向前劃動著,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取勝的樂趣,最后“新芽小隊”以快3秒的優勢戰勝“新苗小隊”奪得冠軍。這次游戲讓每一個隊員深深地體驗到了團結合作的愉悅,體味什么是“團結合作孕育出的凝聚力”。
2.校外舞臺——假日小隊活動
假日小隊是少先隊員自主建立的小隊形式,通常是志趣相投、愛好相近的同學自愿組成一個小隊,因此“團結合作”是假日小隊最堅實的基礎。在假日,假日小隊的隊員們會自主開展一些小隊活動,如學做家務,開小型的故事會,采集標本等。在活動中,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就能得到鍛煉。
(1)比如有一次我發現我們班綠芽小隊的活動記錄中記載到:“今天我們小隊隊員一起到王眾家開展了‘學做涼菜’的活動。平時我們看爸爸媽媽做菜很簡單,沒想到輪到我們做時卻這么難,黃瓜、西紅柿這些蔬菜到了我們手里就變得不聽話了。單佳蕾削黃瓜時削破了手指,孔佳緣拌西紅柿時將鹽當作了糖……不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互相幫助下,我們終于做出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從學生的假日小隊活動記錄中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假日小隊活動就是一次鍛煉學生能力,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精神的機會。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能很好地利用這些機會,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2)綠風小隊開展“宣傳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假日活動。我校北門外的大街上有很多快餐店和小飯店,這些店里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針對這一現象,綠風小隊在五月初開展了假日宣傳活動。有的隊員調查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有的隊員寫倡議書,還有的打字入電腦,到復印店打印資料……早早地在校門外集合,分發傳單、講解危害、拍照沖洗、紀錄報告……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隊員們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環保意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進入社會,讓社會成員關注到了“環保”。多么有意義的假日!團結協作所輻射的能量讓隊員們有了再次組織的信心!
(四)心系團結時事,升華合作之情
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作為龍的傳人,就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今天的小學生不僅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還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于每次發生的國家時事,我們隊員都有詳細的資料記載。社會的信息化給隊員們了解時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六個小隊輪流負責,并將搜集的資料裝訂成冊。每個小隊的資料都要求精心篩選內容,并以手抄報形式呈現出來。在將近一年中,祖國時事頗多,隊員們至今已出了12期小報。每一期都是小隊成員的精心設計,都是他們團結合作的結晶。
凍裂了中國大地的雪災,燒傷了美麗圣地的西藏騷亂,刺傷了中國人向世界張開雙臂的奧運火炬全球傳遞受阻,撞碎了旅人夢的膠濟鐵路火車相撞然,令全國父母心頭糾結的兒童手足口病,震動傳及東南亞的四川大地震……從沒見到過隊員們如此的陣容……一份欣慰,一份感動……
a.在晨間活動時間,隊員們用PPT文件形式報告前日地震消息,述說震中感人故事。那一組組可怕的數據,那一幕幕悲慘的畫面,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那一聲聲真誠的祈禱,那一處處團結的力量……隊員們的眼睛濕潤了……
b.千紙鶴系黃絲帶傳祝福。都說千紙鶴能傳遞祝福,黃絲帶象征哀悼、思念、祈福、希望、盼望平安。中隊長組織隊員共折1000只,并寫上自己的祝福,還統一系上黃絲帶,把它們連成一串串掛在教室窗前,希望能把祝福捎給四川同胞們。下面是一些隊員們的祝福。(見附件3)
c.自制募捐箱,唱響“愛的奉獻”。雙休日,中隊委員們自發組織制做了一只紙質募捐箱,為周一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捐款活動做好準備。早自修開始前,在《愛的奉獻》歌聲中,隊員們已排好隊伍將自己的愛心投入。
少先隊的活動是頻繁的,在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合作中,我深深地認識到少先隊活動是集體的活動,更是合作的活動,沒有合作就沒有大的成功。在活動中合作,在合作中創新,在合作中培養,這就是現代化的少先隊活動。在合作的少先隊活動中,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每一片天空都充滿和煦的陽光。
如今,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比孩子更主動地接受互聯網的挑戰,這樣才不可能被“鼠標一點”,宣布為不受歡迎。中隊,是一個孕育凝聚力的搖籃。作為少先隊輔導員的我們大有可為!讓千萬創造之星從我們手中飛出,何愁中國明日之大海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相信新世紀更新更美的詩篇與樂章,將從這星海中飄起,響徹大地。
附件1:
《螞蟻的奇跡》
很久以前,有一個人看到了螞蟻的壯舉:
突如其來的水包圍了一小塊陸地,那一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因為它們不會游水。天要是下大雨了,它們總是能夠預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們浩浩蕩蕩搬家的場面。但是這一次它們無法預先知道,因為這一次是人禍,那個人挖開了溝渠,要澆灌他的菜園子。天災可以預知,但是對于人禍螞蟻們就無法預知了。螞蟻們爬出了洞穴,一陣慌亂,螞蟻們有秩序了,它們聚攏,聚攏,聚攏成了一個大大的螞蟻團,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風的吹動下,螞蟻團滾動,在水面上向前滾動。沒有一只螞蟻松手,那螞蟻團好像向前漂得很輕靈。終于,他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它們一定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
那人看得呆了。他在想,假如有螞蟻不想在最外邊想在里邊安全著,還會有那緊密的螞蟻團嗎?假如有更多的螞蟻這樣想,還會有螞蟻團嗎?他的腦海閃現了一個詞:團結。這是他目睹螞蟻的壯舉而創造的一個詞!他想:這是一個多么好的詞啊!
他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的子孫,臨了總要說一句:“團結啊!”
他的子孫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們的子孫,臨了總要說:“這就是團結啊!”
后來螞蟻的故事傳丟了,一代叮囑一代:“團結啊!”
附件2:
(1)游戲規則:每一個小組前面都有一個空酒瓶,這個酒瓶代表著一座即將塌陷的城樓,里面放了五個用線拴著的粉筆頭,它們代表著五個“陷入危險境地的人”。現在請每小組選派五名代表參加,在老師喊“開始”后,趕緊將代表你自己的“粉筆頭”從瓶子里提起來,只有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提出來的人才算安全脫險,不然,就只得算你壯烈“犧牲”了。而且這一過程的時間很短,只有五秒。
(2)各小組準備,進行比賽。
(3)請各小組談談體會。(輸的原因,成功的做法和原因,你比賽的體會)
(4)請輸的小組再比賽一次。
隊員甲:第一次時我們五個人沒討論好只顧自己快點出來,結果……但是只要我們團結合作,我們也一定成功。
隊員乙:從剛才參加游戲中,讓我們明白:在很多時候,需要大家團結起來,心中不僅僅在想著自己,也要想著他人,想著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才能讓自己“脫離危險”。
附件3:
隊員們的祝福
去年這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這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祝愿失去親人的人們,能堅強的活下去。
——肖桐
八方有難,五湖四海援助。我們的愛心將會傳達給你們,在困難中的鄉親們,希望你們能打敗困難! ——鄭偉杰
沒有邁不過的檻,人定勝天,我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一起努力下,四川的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難,你們的將來一定會更好! ——付麗萍
地震遇難的同胞們照亮通往天堂的路,愿他們一路走好!愿逝者安息,讓生者前行!
——吳美云
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我們永遠心連心,愿你們堅強地度過每一分鐘,大家一定會渡過難關的!請你們一定相信,風雨過后一定會有彩虹!祝福你們!一切會好的!
——虞聰兒
(作者單位:婺城區沙畈小學)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