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干部講聯村故事
“為民”大事小事都要操心
![]() |
竺麗華(圖左一):女,1982年參加工作,31年來一直是計生專干,Q前兼大圩村聯村干部。
為聯系村增“后勁”
50歲的竺麗華,有1米7的個頭,人前一站,絕對的“大姐”風范。3月26日晚上10點10分,大圩村村主任季國增開車把這位“竺大姐”送回家。那時,村干部們剛結束村三委會議,對村里創建市級綠化示范村、南網工程政策處理、計生“四查”、衛生長效保潔等6項工作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討論和安排!白浴么蠼恪瘉淼酱筵缀,村里開的會比前兩年加起來都多,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奔緡龈嬖V記者,村上湊起來開會難,有些時候晚上9點開始,到11點才結束,竺麗華都是一直堅持到最后。
有著31年農村工作經驗的竺麗華,去年4月開始聯系大圩村,也是該村的“第一書記”。來到大圩村后,女人的細心和操心盡顯無余。在發現村里連“村民委員會”、“村支部委員會”兩塊牌子都沒有做起來后,她親自去做好并懸掛在了村辦公樓里;村里的公開欄多年未打理,連塊玻璃都沒有,她墊資安裝了玻璃,把公開欄的內容全部更新,并讓每位黨員公開做出承諾;住在白龍橋集鎮的她,晚上散步的地點也改在大圩村,沒事的時候,就愛往村里走走、看看,下大雨都會趕來。村支書季錦春笑著說:“這個女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殺’過來,不停地鞭策著我們這些大男人。”
現在,原來的后進村大圩正在積極爭創“四星級”黨組織。記者還了解到,去年底,村里終于通過了拖了兩年之久的區級綠化示范村驗收;歸還了拖欠了4年的自來水安裝費用7.7萬元。
忙碌的基層工作
3月27日早上9點,記者與竺麗華和管理處主任張金紅、管理處總支委員王金躍一起前往大圩村,處理南網工程涉及到該村的最后1戶農戶苗木搬遷事宜。在村里等季國增的片刻,竺麗華也不忘抓緊時間,來到村公開欄前,檢查最新的“三公開”資料,將公開欄的玻璃隨手擦拭干凈。苗木事宜處理好后,下午1點半,她又來到村上,與村兩委的人一起對即將硬化的村內道路進行現場丈量核實。15點30分,竺麗華騎著她的摩托車,風風火火地趕往鎮計生辦,核對省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申請資料,一直忙到了下班時間。記者了解到,3月、9月是一年兩次的婦女“四查”月,每周日下午,竺麗華都會趕回辦公室,統計好《計劃生育工作進度表》,方便周一匯報和安排接下來的工作。
3月28日上午,記者再一次來到竺麗華的計生辦公室。今天上午,她沒有下村。聽說,竺麗華早上8點10分剛到辦公室,就已經有人找她辦事了,辦公室里的“客人”是應接不暇。早上9點,記者到達,她正在接待第3位“客人”——清塘下村的婦女干部,兩人在電腦上核對婦女透環婦檢的人數!艾F在婦查都是電腦聯網的,2007年開始用電腦錄入計生資料時,打字不熟練,經常是加班加點,邊工作邊學!斌名惾A笑笑說,現在好了,大把年紀,還學會玩QQ了。“小月,你先喝點水,我這邊很快忙好,咱們再聊!
記者看到,竺麗華的胸前掛著一塊鎮黨委、政府制作的“做全科干部、用全心服務”工作證。不過,沒想到,9點18分,又有洞溪村的婦女干部前來為村民辦理計生獎勵扶助申請,竺麗華仔細核對并幫其復印了相關資料;9點30分,一位龍蟠村的“媳婦”來到計生辦,向她了解準孕證辦理事宜。竺麗華一邊耐心地指導表格的填寫,一邊與對方聊起了家常,聽說是塔石人,目前在湯溪工作,竺麗華又秀出了她的“湯溪話”。竺麗華笑著說:“以前在塔石、莘畈鄉當過5年的計生專干,經常要跟村民打交道,我的湯溪話還不錯的!”10點左右,又有一位大圩村的來料加工戶找她幫忙。一個上午,記者只有湊著她空的時候,趕在吃中飯前,聽她簡單講了講她的兩個聯村故事。
巧解政策處理難題
翻開2002年9月來到白龍橋鎮記錄的第一本筆記本,竺麗華回憶起她接手的第一個政策處理“難題”!耙郧皩Π垬蜴倹]什么認識,剛來這工作的時候,頭腦是一片空白!斌名惾A告訴記者,也正是因為這次的“難題”,讓她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記者詢問得知,當年要造賓虹西路延伸工程,涉及到三聯村益塘自然村的地塊,鎮干部是包干到戶。其中,一戶農戶的政策處理工作交給了竺麗華!鞍盐覂鹤、媳婦的結婚登記辦掉,我就搬遷,否則免談!睂Ψ綊伋隽诉@么一個難題。原來,女方的父母一直不同意女兒嫁到這戶人家,不讓村里的會計為女兒開具婚姻證明。
“說來也巧,女方是長山人,我以前在長山工作過10多年,女方父母也認識!辈贿^,真談到女兒的婚姻大事時,再認識,也還是要費上好些功夫才能做通思想工作。竺麗華第一次找上門,拉起了家常,問清楚女方父母的顧慮,不過對方沒有松口;第二天,繼續上門,并找來了對方的熟人——村里的會計,一起做工作,把老父母的顧慮一一打消!澳闶桥履蟹綏l件差,女兒嫁過去吃苦吧。你想想,白龍橋以后是婺城新城區所在地,區政府又要搬過來,現在,男方家又趕上了好時機,以后白龍橋的發展比長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竺麗華與女方父母談起了將來的發展變化,“觸動”到了他們。第三天,竺麗華又把男方和女兒一起叫上,回娘家盡禮數,終于把難題給“巧解”了。一個星期內,婚姻登記辦好了,房子也搬遷掉了。竺麗華還不忘到現場,幫著農戶一起搬家。
傾心為村民解憂
在大圩村,有一位73歲的老太太俞菊英,她只要一看到竺麗華,就忙著說“謝謝”;知道印有“竺麗華”頭像的聯村干部牌要張貼在村上,老人趕緊說:“就貼在老年活動室里,我會看牢的,不會讓牌子弄丟!薄岸颊f基層工作難做,其實,農民真的很淳樸,就是為他們做一點小事,都記得很牢!斌名惾A感慨地說道。
2012年4月10日,是竺麗華第一天到大圩村報到的日子。在她的記錄本上,記了整整四頁的大圩村基本情況,包括村兩委、村黨員的名單、聯系電話,村里的養殖戶,還有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及村里的困難戶情況。在走訪了解時,無兒無女、獨身一人的俞菊英老人希望竺麗華能幫她把低保辦下來。“我材料2011年就交上去了,現在每個月還要開支醫藥費,能不能幫我了解下辦下來沒有?”看著眼前這位老太太,竺麗華二話沒說,趕緊去村上、管理處了解情況。沒過多久,竺麗華把老人的低保證送上了門!胞惾A,能不能再幫我問問,補助可否再提高一些。我每個月的醫藥費需要好幾百元!斌名惾A對老人耐心地說:“您先暫時領著,我這邊會如實向上反映你的情況,盡力去爭取!卑肽旰,老人的低保補助提高到了200元/月。第一次領到200元錢時,老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F在,只要在村上一看到竺麗華來,俞菊英大老遠都會喊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