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鄉盧家村位于婺城區西南部,下轄自然村3個,有人口700余人。東邊連接古長線公路;西邊與瑯琊鎮相連;北靠白龍橋鎮,素有“一村跨三鎮”之說。
村子雖不大,但民風淳樸、歷史悠久,勤勞的村民們善于求變,不斷創造新生活。近年來,盧家村始終堅持以黨建促創富,探索打造“荷美盧家”黨建品牌助力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環境美、百姓富的共同富裕之路。
歷史文化悠久深厚
盧家村離婺城新城區不過10公里,驅車二十分鐘即可到達。放眼望去,盧家村三面緩坡丘陵環繞,村口整潔筆直的馬路直通村中,農家小院打理得整整齊齊,村旁的公園綠意盎然,宛如一幅靜謐悠然的田園畫卷。
盧家村以“盧”姓為主,是宋朝工部尚書盧琰的后裔,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據《永康石馬盧氏宗譜》記載:盧琰以女盧錦妻蘄王,并收其為第三子,與其他八子合稱“九支盧”。“九支盧”主要集中分布在永康、東陽、磐安、仙居、縉云等地。蘄王隱柴入盧,又稱“女支盧”或“柴盧氏”。盧家村盧姓村祖從永康石板西盧遷入現居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村中建于清代的“盧氏宗祠”,也叫“懷德堂”,見證了這支盧姓后裔的成長成才。祠堂上掛著的十一條家規,“孝敬父母、尊敬長上、友愛兄弟、教好子孫、和睦宗族……”正體現盧氏家族以耕讀為本,勤勞儉樸,俊秀紛呈的良好家風美德。
舊時盧氏家族興辦義塾,供本族子弟讀書取仕,還能在義塾中研習書法、繪畫等,家族規定每年在祠堂內由族中文人書寫對聯供村民過年張貼,祠堂也成了書香墨香洋溢的地方。每年村里在祠堂內都會開展書畫展,還成立了書畫室,村內還有擅于漆畫、工于雕刻、善于油畫的文化能人,古村里的文化氛圍濃厚。
歷經歲月變遷,盧家家風生生不息,激勵著世世代代的村民奮發向上。如今的盧氏家訓、祖訓和家規張貼在文化廣場的七廊當中,和盧氏宗祠一同繼續為后人帶來諄諄訓導。
“荷塘經濟”助力振興
站在盧家村的村口,最顯眼的莫過于村口三十余畝的荷塘。雖然現在荷葉已凋零,可不難想象夏日里千朵萬朵荷花齊開、游客徜徉其間的愜意與熱鬧。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片荷塘曾因地勢低洼積水,撂荒多年。2018年,借著精品村創建的契機,村里把荒田變成了大片的荷塘。每到傍晚時分,村民們就帶著孩子到荷塘邊散步賞荷,怡然自得,尤其到了夏日,連片的荷花以及嫩甜的蓮蓬吸引了眾多的游客。短短幾年的時間,“荷塘經濟”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之后幾年,隨著南山漫道提升工程啟動、“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的開業以及市百鎮共建行動開展,盧家村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民宿、農家樂、飯店等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定制挖藕、采蓮蓬、捉泥鰍等特色游玩內容愈發多元,“荷美盧家”的共富全景圖正徐徐展開。
源源不斷的客流不僅讓這個曾寂靜的鄉村熱鬧了起來,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創業興趣。陳杰是土生土長的盧家村人,幾年前,他回村探索稻蛙養殖、稻魚養殖,并成立了稻米生態農業品牌,打造生態大米。如今,陳杰已經將稻谷擴種至500畝,產量提升至畝均450公斤。同時,在去年11月舉行的婺城區第二屆青年農創項目大賽決賽上,新概念農旅融合眾創空間——25℃ Space項目獲得大賽一等獎。項目坐落于長山鄉盧家村,規劃總面積200畝,總投資超3000萬,涵蓋功能性蔬菜園、藥草園、漿果采摘、萌寵樂園、房車露營花園等功能分區,打造夢想田園。
從原先的“秀美盧家”到如今的“荷美盧家”,盧家村的發展方向愈發明晰,特色產業日漸壯大,村民們的日子正如荷花般越來越明媚。
美麗鄉村煥發新顏
整潔的村道,完善的休閑設施,四季花開的農家小院以及源源不斷的游客,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就是現代鄉村的模樣。
近年來,盧家村始終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在基礎設施完善的基礎上,努力壯大全村的集體經濟。村支書倪錫軍介紹,這些年來,村里環境衛生整治、村莊道路綠化、自來水改造、生活垃圾分類、五水共治工作等重點工作先后開展,獲得“浙江省2星級旅游鄉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去年,盧家村入選全省第四批未來鄉村創建村名單。按照相關指導意見,未來鄉村建設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導向,集成“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善治鄉村”,讓鄉村的主導產業興旺發達、主體風貌美麗宜居、主題文化繁榮興盛。
在盧家村,未來鄉村建設的步伐已經大步邁開。眼下,盧家村未來鄉村建設包括的基礎設施及景觀提升項目、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文化禮堂改造項目、“一老一小”項目等12個項目,已全部竣工。接下去,盧家村將依托數字化平臺提升鄉村風貌管控、文化活動推廣、鄰里互助服務、公共衛生監測及低碳生態建設,實現鄉村全面數字化升級與發展,為鄉村建設注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元素,打造出宜居宜業宜游的未來鄉村新樣板。前不久,盧家村已通過全省未來鄉村建設項目績效評價。
“我們正積極地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對鄉村未來建設充滿信心。”倪錫軍說,接下來,盧家村也將繼續圍繞“荷花經濟”,打造集觀賞、旅游、采摘、農耕體驗于一體的“一村一品”農旅融合特色田園綜合體,通過建設水果采摘種植基地,開展電商活動,開拓花卉基地,全力打造未來鄉村,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