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天邊才剛剛開始有一絲亮光,余金燃的鬧鐘就已經響起。簡單洗漱后,他對著軟件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背誦50個英文單詞。6點,他騎上電動三輪車,準時來到順豐快遞東關點部,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余金燃是一名快遞小哥,三年前,他從老家衢州來到婺城,入職順豐快遞公司,主要負責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區范圍的送件、收件工作。快遞工作辛苦又瑣碎,早上6點上班,卸車、挑件、送貨、取件……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每天,余金燃的微信步數都是2萬打底,像“雙11”這種特殊時段,能走上4萬步。
三年多來,余金燃幾乎走遍了配送區的每一幢樓,在收件和送貨過程中,他也“順手”幫助有需要的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買藥、丟垃圾、解答網購疑惑……憑著自己的熱情周到、耐心細致,余金燃得到了不少居民的認同。“很多居民特別是一些老人,都存著我的號碼,不管是收件還是送貨,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上門時也非常熱情,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一種信任。”余金燃說。
今年,婺城區委社會工作部成立,進一步加大了對新就業群體的關注,西市街社區通過設立愛心驛站,鏈接愛心商家,提供暖心服務等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一系列關心關愛,余金燃對此深有感觸,也想著能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饋社會。今年9月份,他通過社區了解到,獨自居住在后街的陳爺爺行動不便,需要有人幫忙買菜,就主動請纓,與社區對接,加上了陳爺爺的微信,成為陳爺爺的義務“買菜員”。老人把需要的菜品告訴他,他就抽空到菜場或生鮮超市,及時把新鮮的蔬菜水果給陳爺爺送上門。
余金燃曾在工作之余,自學考取了心理咨詢師。在給老人送菜的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每次陳爺爺不等菜吃完,就又要求送菜上門,實則是有交流的需求。于是,每次送菜的時候,他就有意識地多逗留一些時間,和老人聊聊天,看到老人家廚房臟了不方便清理,又利用自己的休息日上門幫他打掃衛生,從各個方面關心老人的生活。
談起自己的工作,余金燃覺得,快遞行業雖然辛苦,但大大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實現人生價值。他從浙江科技學院畢業,接下來打算報考北京師范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提升自我。除此之外,他還想更多地發揮自己走街串巷,熟悉環境的工作優勢,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展現“小哥”們的力量。
(通訊員 胡甦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